老有所养,不仅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不断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正午时分,建湖县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助餐点早已排起长队。餐台上,土豆烧肉、红烧肉圆、清炒丝瓜、西红柿鸡蛋等多道荤素搭配的菜品冒着热气。干净整洁的环境、凉爽的空调,让这里成了老人们的“幸福食堂”。
附近居民 陈庭风:“我家就在这附近,我喜欢他们菜的味道,他们品种齐全,到这里就有家的感觉。”
而更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这里的“积分魔法”。居民花金武正拿着积分存折在服务台办理就餐手续。只需120个积分,就可以享受两荤两素的一顿午餐。在中心二楼,三伏天的爱心义诊、三伏贴制作、花露水手工等活动热闹开展,老人参与即可攒积分,从而换取生活用品,甚至还能兑换免费体检。
附近居民 花金武:“参加一次活动,就得一次积分,参加次数多了,积分就多了。积分也可以换菜和饭在这里吃。”
建湖县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陈井凤:“我们也是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提前发布活动内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不同的选择,我们的目的就是让老年人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与此同时,大丰区三龙镇前进村的助餐小院里,厨师正忙着准备今天的午餐。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助餐小院的用餐时间提前了半小时,还贴心准备了西瓜和绿豆汤等解暑食品。老人只需“刷脸”,系统即可自动扣减就餐补贴。
村民 朱汉华:“菜蛮好的,还有蛮多的,环境蛮好的,伙食也蛮卫生的。”
走进新丰镇养老院,整洁宁静的环境映入眼帘,房间内空调、电视、卫生间、淋浴房、呼叫器等设施一应俱全。护理员每日定时整理床铺、打扫房间,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时刻关注老人健康。这里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不仅服务本地老人,还吸引了来自苏南、上海的长者入住。
常青树苏北公司区域负责人 许翔祖:“我们新丰养老院也是当地的一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几个乡镇(养老院)合并之后,把整个区域的政府兜底的老人全部集中在这边,做一个集中供养。新丰院环境比较优质,服务也是相当好的。”
老有所养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近年来,我市持续扩大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让“夕阳红”成为民生画卷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