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每个家庭的期盼,也是社会关注的民生大事。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颐养中心作为养老服务领域的创新探索,正在多地落地开花,为老年人幸福晚年勾勒出全新图景。
近日,记者走进桑榆堂·珠溪颐养活动中心,专业社工正带领老人们制作手工,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老人们沉浸其中,其乐融融。谈及在颐养中心的生活,丁志荣告诉记者,在这里的生活远比自己独自在家中更为舒心惬意。
老人 丁志荣:“这边地方环境又好,服务的又周到,铃一按,护工就到,对我很方便。”
为推动养老服务升级的积极探索,今年4月,原伍佑街道敬老院完成专业化适老化改造,并通过公开招投标,交由常州桑榆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19位特困老人率先开启品质养老新生活。据了解,通过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与运营,为老人提供养老、陪护、康复等一站式亲情化服务。
桑榆堂·珠溪颐养中心总经理 张鑫:“我们以构建医养康护培管一体化的老年颐养服务体系为目标,优先保障特困老年人照护需求,同时充分盘活床位资源,通过开放剩余养老床位,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更广泛的家庭,为更多长者提供优质多元的养老服务。”
从“敬老院”到“颐养中心”,不仅是名称与空间的更新,更是养老理念的深刻变革。与镇卫生院仅一墙之隔的颐养中心,是“医养融合”的标杆。这里通过嵌入式医疗布局,配备24小时专业医护团队和专家定期巡诊,实现健康监测与紧急救治无缝衔接。此外,该中心还建成全市首家认知症照护中心,构建三级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依托智慧养老平台,推动养老服务从单一供给向生态化体系升级。
桑榆堂·珠溪颐养中心院长 柳丽:“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内涵,拓展智慧养老场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专业人士去做专业事。”
连续四年,我市将“五个一”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为民生实事,加速构建养老服务新图景。如今,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长者幸福食堂等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遍布阡陌。这些创新实践正汇聚成民生答卷上的生动注脚,让“老有颐养”从愿景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