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盛 花香迎客促振兴

春风吹绿盐阜大地,当下正是郁金香和牡丹盛开的好时节。近年来,我市“以花为媒”激活产业新动能,让生态高颜值撬动发展高质量,朵朵鲜花绽放出新盐城现代化建设美丽蓝图。

人间四月正芳菲,郁金花海迎客来。韩国旅行团陆续入住大丰区,开启长三角文旅新体验,以花为媒,共赴“郁”见美好的春日之约。在荷兰花海,记者看到来自韩国首发团游客陆续抵达,活动现场,韩国传统舞蹈与中式非遗节目同台演绎,赢得阵阵掌声,韩国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每年4月,花海迎来百万株郁金香盛放,各色花朵绽放比美,冷暖色调交错呼应,一望无边的花的“海洋”给不少外国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也成为连接中韩文旅的纽带。今年以来,来自韩国旅游协会代表、在盐韩企负责人、重点旅行社负责人、游客等畅游花海,三千亩郁金香花海绽放出特有的清新和娇柔,散发着别样的浪漫气息。

CS KOREA代表 申堤现:“来到盐城之后,我感觉盐城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别具一色,与韩国的城市非常相似,有自然的亲近感,就像自己的故乡一样,例如制盐业、生态环境、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做法和水平与韩国相似。同时感觉盐城人民非常淳朴,空气很好,环境非常干净。还有让人感到非常羡慕的方面,就是这里的环境生态保护得特别好,希望能有更多的韩国人能够来这里看一看,体验一下。”

活动以荷兰花海为窗口,以郁金香为纽带,将我市生态资源转化为文旅吸引力。除了沉浸式欣赏花海美景,体验簪花华服与韩服,在非遗市集陈列着韩国传统商品、中国的非遗作品。双向奔赴的趣味与美感,方寸之间,属于中韩文化友好交流的印记被展示出来。

韩国游客 郭镛范:“我在盐城生活了15年了,称得上第二故乡,真的是一个干净又美丽的城市,真的很喜欢盐城。”

此时春光正好,在阜宁东沟镇北堆村的农光互补光伏农业基地,百亩牡丹肆意绽放,花朵明艳动人,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走进北堆村光伏农业发展基地,三百亩的油用牡丹正值盛花期,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微风吹过,花海翻涌如浪。在其上方,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与花海相映成趣。自2015年起,北堆村巧借太阳能板下的土地,种植油用牡丹和特色果蔬,以农光互补模式提升土地效益,扮靓乡村。如今,10万株油用牡丹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周边村民铺就增收之路。这里常年雇佣近20名村民对牡丹进行管护,同时,流转土地的村民还能拿到土地流转的最高租金,人均年增加收入9000元以上。

阜宁县东沟镇北堆村村民 宋明昌:“1-4月份,光伏板下牡丹全开,大朵大朵的,风一吹,特别香。而且自从有了这产业,我家土地流转有租金,我还能在这务工,一年增收两万元,钱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美!”

按照“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农光互补”的模式和理念,北堆村将光伏电站与高效设施农业相结合,打造两千余亩光伏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力拓展三百亩牡丹花附加产业,实现土地复合利用,形成顶上有光伏、地上有农业、周边能务工的发展格局。待每年四月花期过后,花农采集花籽、花叶加工成食用油、花茶等产品,进一步提升油用牡丹附加值,实现发电种植“一地多用、一光多照”。2024年,北堆村的村集体收入达到110.1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9%,乡村真正成为了生机勃勃的“聚宝盆”。

阜宁县东沟镇副镇长 杨刚:“下一步,我镇将引导各村深挖自身优势与特色资源,探索契合本村的产业融合模式。在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技术指导上加大力度,助力各村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项目。”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胡熙雅 温杰 大丰台 阜宁台
编辑:李戎文
责编:曹雅茹
审核: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