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 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是“从无到有”的新兴产业建构,也是“从有到优”的传统产业重构。近日,我市多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聚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来到江苏昶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机械手臂不停运转,一件件笔记本电脑金属外壳在经过冲压、CNC加工中心的制作陆续下线。为满足市场“多品种、小批量”制造需求,公司建成了自动化、柔性化的配套生产线,致力于打造行业一流的智能工厂。

江苏昶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 陈柳芳:“新上二期扩能项目,计划增加设备投资3亿元以上,今年年底可实现投产,届时将集团总部和研发中心扎根在盐城。”

走进盐城融和智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车间,各生产线飞速运转,工人们专注地操作着各类仪器,每一道工序都严谨细致。据了解,作为新落户盐都区的新能源重点产业项目,公司主要生产模组PACK,在提高电池包系统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池热管理水平方面颇具优势,年产能预计达到5GWH。通过自研车储共用电池、充换电设施运营与数字化方案等,不断抢占新能源市场多场景的应用。

盐城融和智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厂长 许熙成:“我们从2024年10月投产以来,订单量比较饱和。截至目前,我们销售额已累计超过5亿元。在手订单能够持续干到8月份,主要为核心主流的主机厂提供优质的新能源动力电池。”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全部超千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5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2家。当前,盐城正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奋发向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李戎文
责编:曹雅茹
审核: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