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护航 农机助力“高效”春管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当前,我市各地抢抓农时,以科技助力、精细管理、农机保障为抓手,全面推进春季田间管理工作。

在盐都区台创园连片麦田,植保无人机正在开展“一喷三防”统防统治作业。雾化药剂在螺旋桨气流作用下均匀附着麦苗。据了解,植保无人机日均作业量达800亩,相当于50个劳动力工作量。

盐都区台创园李庄村集体农场负责人王才章:“往年人工打药要20多个人连续干三天,现在用了无人机两天之内就能完成,每次节约成本7000元左右,而且防效提高了两成。”

除了植保无人机喷防,台创园还定期组织农技人员下田指导农户小麦种植技术,为小麦量身定制春管方案。不远处植保无人机正沿导航轨迹往返补喷,返青的冬小麦挺立着三十公分高的茎秆,新抽的嫩叶随风轻颤。

盐都区台创园李庄村种植大户绍云峰:“农技专家每周都会在田头‘把脉开方’,每次都会亲自踏田指导工作,根据苗情进行个性化指导,我们种粮心里特别踏实。”

盐都区台创园农业中心技术员许怀萍:“现在小麦正处于拔节期,我们可以根据田间的生育进程,及时施好拔节孕穗肥。后期,我们的农技部门根据各个大户的田间长势,跟踪服务指导,为夏粮的丰收奠定基础。”

连日来,响水县农业执法部门将服务窗口前移到镇(区)、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以及农机大户家里,切实做好农机具检测、驾驶人安全管理、农机政策性保险、农机年检等一系列相关服务,进一步拧紧春耕生产安全阀。

响水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朱海鹏:“规范检验流程、坚持检验标准,合理规划各镇区检审时间及人员分工安排,提高服务效能,我们提前做好各类检审物资征订工作,确保春耕备种期间农机安全生产。”

随着“良技+良机”的深度融合,我市传统农耕正焕发智慧新活力。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我市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43.91亿斤。青青麦苗正在科技润泽下向着丰收奋力生长。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陈祥韬 王沁雯 响水台
编辑:朱洁
责编:曹雅茹
审核: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