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15日是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3·15”活动,推动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助力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有力震慑制假售假违法行为。近日,在响水县城南公园压缩中转站里,记者看到大型机械正有条不紊地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碾压处理,随后将其运往专业环保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置。据了解,此次集中销毁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达30多万元,涉及食品、药品、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响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稽查中队副队长 赵文周:“我们开展此次集中销毁行动,主要是向全社会表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我们绝不手软,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有效帮助广大消费者“避坑”,射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重点领域开展抽查和政策法规科普,执法人员深入超市、农贸市场,重点检查食品的进货渠道是否正规、是否存在过期变质食品、食品标签标识是否规范等情况,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射阳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级行政执法员 孙德梅:“在选购商品时要优先考虑知名电商平台,选择诚信商家,特别是仔细阅读退款、退换货、售后服务等相关条款,避免被不合理条款限制,同时保留消费凭证,作为维权依据,网购时要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商品描述截图等。”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企业、商超、农贸市场等场所,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建设,加大消费维权力度,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农资的优劣,直接关系农民收成,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连日来,我市各地还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护春耕”专项行动,对农药、化肥和种子等农资市场进行全面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盐都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农业中队中队长 徐海:“持续强化监管力度,建立‘日查巡查、专项检查、双随机抽查’三级监管机制,将检查范围向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延伸。坚决打击制售、使用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切实筑牢农资安全防线,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粮’。”
为强化水产行业法治意识,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湖法院组织干警深入辖区水产养殖基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干警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向养殖户重点解读了规范用药、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的法律责任,并通过以案释法,警示养殖户严守法律红线,杜绝侥幸心理。同时,干警针对其普遍关心的购销合同纠纷、质量争议等法律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帮助经营者规避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