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绿 盐城蓄势扬帆

2024年,盐城牵头申报的盐常宿淮光伏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我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江苏13个设区市由此实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覆盖。盐常宿淮四市光伏产业关联度高、耦合性强。“南北呼应、联动发展”,产业发展基础厚实和龙头企业集聚,具备承接国家战略的能力。当前,我市正按照“一核一区一中心”的发展定位,当好集群培育的组织员、引航员、观察员、服务员,努力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

走进位于盐城环保科技城的天合光能组件车间,只见AGV搬运机器人来回穿梭,运送物料,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各个工序有条不紊,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喜人景象。

天合光能(盐城亭湖)科技有限公司组件厂厂长 钱吉彬:“我们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光伏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同时,还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提升。”

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天合光能始终致力于光伏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在亭湖基地,天合光能投资建设A、B两区,分别用于电池生产和组件生产,其中新上的17条电池线和10条组件线专注于高效TOPCON光伏电池和高效光伏组件的生产。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天合光能成功推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光伏产品,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高性能光伏组件的需求。

天合光能(盐城亭湖)科技有限公司组件厂厂长 钱吉彬:“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推动光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繁荣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盐城已成为天合光能布局最密集的城市。在天合光能的引领下,包括阿特斯、协鑫、晶澳等在内的中国光伏行业前10强企业中的7家,纷纷选择在此落户,形成强大的“龙头矩阵”。天合光能的引领效应促进了盐城光伏产业“建圈强链”。

盐城,发展光伏但不止于光伏。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风电与光电立体布局,开发制造联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规模跨越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新能源规上企业198家,其中,风电装备产业链规上企业82家,晶硅光伏产业链规上企业106家,生物质发电企业10家。风电产业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海上风电整机产能约占全国40%以上,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在盐城,绿色低碳理念已经融入产业发展血脉。围绕建设零碳园区,我市开创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智慧管理化、认证国际化“五化”路径。盐城清能八滩光伏电站项目由5个光伏矩阵构成,通过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方式,将产生的电力集中到一个升压站,再通过110千伏和10千伏的线路接入国家电网。项目根据地形地块特点,采用“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渔光互补发电模式,在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盐城清能八滩光伏电站生产安全部经理 潘陈晔薇:“我们光伏板下面的鱼塘面积大概在1000亩左右,可以为养殖户节约租金,而且鱼塘上方充分发挥太阳能的绿色清洁能源优势,年均可实现发电7486万千瓦时,满足7.6万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追光逐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留清洁底色。站在新起点,盐城正按照盐常宿淮光伏集群核心区的发展定位,推动四市之间强化协同配合,推进资源高效流动、要素集成共享、政策协同,形成错位布局、合作共赢的产业集聚态势,打造中国东部“沿海光谷”,奔向“世界级”舞台。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郎朗 亭湖台 滨海台
编辑:朱 洁
责编:蒋璇
审核: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