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下,演艺文化正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重构城市消费场景。近年来,盐城在传统艺术生产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不断打造各类演艺空间,以高品质的演艺项目为载体,将文化内容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立体体验,拓展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发挥文化的赋能和滋养作用,将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将演艺融入日常生活,在盐阜大地上描绘出一幅“诗与远方同行”的美丽新画卷。
记者 汪思希:“文旅融合,演艺为媒。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欧风花街,乘着画舫游船,听着悠扬的音乐,看着精彩的演出,这就是盐城独有的浪漫。一场花船巡游、一河光影璀璨,点亮城市的夜空,让人们享受到别样夜景。今晚就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穿越时空体验盐城的绝美夜色。”
作为盐城文旅的“流量密码”之一,我市欧风花街以欧式建筑风格与本土文化结合,打造出“一步一景、一景一戏”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夜晚,无数绚烂的彩灯把这里装饰得犹如仙境,不时有带着彩灯和唱歌表演的游船驶过,在河道中留下细碎的剪影,带领游客感受古韵新姿的河道魅力。
记者 汪思希:“周主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边的演出,它是什么样的一个舞蹈?”
聚龙湖景区运营负责人 周丽华:“这个是弗朗明戈的舞蹈,我们景区像这样的沉浸式演出点位大概有8个,每天晚上我们大概是5:30左右就开始了,然后周一到周四会有所变动,点位上,周末3天,内容会更加丰富一点。”
欧风花街演职人员 木子:“作为演职人员,我们用心演绎好每场演出,为市民展现出街区的特色和城市之美,是我们的责任,我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来此打卡,与我们一同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盛宴。”
当演艺艺术走进群众生活,观演、看剧成为群众的日常,才能让舞台艺术和文旅产业保持创造力和生命力。据了解,欧风花街这种“戏剧+场景+消费”的模式,对周边餐饮与文创市集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形成“一场演出带动一条街区”的消费链。
市民 王女士:“这里有演出看,有美食可以品尝,还有文创产品可以购买,真的是一站式全方位的游玩体验,真的是很好玩。”
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演艺新空间“嵌”于百姓生活之中,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横跨串场河的“串场之眼”正成为游客和市民出游的新选择,每当夜幕降临,各式新奇商品、音乐嗨唱会、咖啡艺术市集等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这座公园式休闲街区,通过《又见串场河》灯光秀,将千年盐渎历史浓缩于光影变幻中。这里,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业态融合的试验场。
记者 汪思希:“陈主任,来到咱们串场之眼,给我的感觉就是整个氛围更加轻快了。”
聚龙湖景区企划部工作人员 陈玲玲:“自开街以来,我们这边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我们这里拍照打卡,这边也是组建了嗨唱会的乐队,带动我们的氛围给周边商户带来消费,这边楼上还有我们的小吃市集,也是方便游客来这边可以边吃边玩。”
近年来,我市以优质文娱演艺项目作为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黏合剂”,在丰富大众文旅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将深厚悠远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可见可感的舞台艺术,为其赋予鲜活的时代生命。春节期间,我市各个街区上演了丰富多彩的小剧目活动、文化惠民演出,据统计,盐城全市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休闲街区共接待游客 937.11万人次,同比增长10.8%。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一个个热潮涌动的场景,绘就了一幅“盐城味”十足的文旅画卷。
聚龙湖景区运营负责人 周丽华:“下一步我们景区将持续丰富沉浸式演艺内容,提升演艺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打造特色演艺品牌,同时着眼于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动演艺项目的创新,以更多精品演艺项目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持续推动‘流量’变‘留量’,让‘网红’变‘长红’。”
【走基层感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表演艺术是文化表达的有效方式。在盐城,演艺不再局限于舞台,而是渗透进街巷、河道、市集与咖啡厅,通过这些众多戏剧和表演艺术在不同空间的嵌入和呈现,让市民和游客最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的影响,留下乐趣和回味,同时带动文化消费,促进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一个城市的历史、民俗和文化脉络也通过这样的戏剧和表演得以延续,一座城市便能真正成为“永不落幕的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