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空间。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支撑,持续发力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打造现代活力之城、绿色生态之城、幸福宜居之城。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走进亭湖区五星街道万户新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温馨和谐的社区老年生活画卷。老人们有的在打台球,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绘画,有的在理发,老旧小区改造折射出的新变化,让所有居民的幸福生活加码升温。
亭湖区五星街道万户新村党委副书记 赵娴:“这里原来是块闲置的地块,会有摊户在这里卖菜,久而久之垃圾越来越多。小区改造时根据民意,我们把这里改成了社区实践中心,包括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室以及共享菜园等等。”
始建于1983年的万户新村,是市区建成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开放式小区,因建设年代久远,屋面渗漏、排水不畅、违建成片等问题凸显。经过系统治理,这里已蝶变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老小区焕发了新活力,老居民也住出了新感觉。
亭湖区五星街道万户新村党委副书记 赵娴:“我们聘请50多名居民代表、老党员代表组建了‘共治委员会’,前后开了20多场调研会,发放调查问卷4212份,入户动员963次,先后公布了设计方案8套,先后解决了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600多个。”
居民 吕磊:“老旧小区改造让我们的小区焕然一新,小区更加美观居住环境更加舒适,老小区越住越新,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从原先拆违、修补、整治为主,到以综合改造为重点的有机更新,盐城老旧片区统筹改造让幸福家园的场景更加立体生动。“十四五”期间,我市已完成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8个,建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41个,完成加装电梯528部。2024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04个,已基本完成73个。作为工业经济的遗存,老旧厂房背负着时代的印记,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之一。位于盐都区潘黄街道青年梦工坊的储川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商用咖啡设备的研发与生产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今天上午,在该公司的咖啡机展厅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机器人咖啡亭进行试用操作。
储川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雪娇:“近期我们还推出了机器人咖啡亭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特点就是低投入、高回报,并且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可以查看每天的销售情况以及设备的使用情况,适合多种运营场景,是年轻人创业的新赛道。”
青年梦工坊储川科技的良好发展态势,正是得益于盐都区潘黄街道对闲置厂房的盘活再利用。该梦工坊致力打造集城市新式文旅市集项目、咖啡文化园区、青年创业基地等特色服务于一体的创意文化综合园区。目前,园区智能咖啡机研发生产项目已竣工投产,青年音乐烤吧、六号台球俱乐部等10多家商铺已正式经营。
盐都区潘黄街道大孙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金森:“我们将利用好青年梦工坊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空间,引进更多年轻人喜欢的项目,创新青年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着力将老旧厂区打造成更具地方特色的青年乐园,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与青年创新创业深度融合。”
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感“原地升级”。当前,我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以城市更新加快有机循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个项目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数量全省领先,同步实施两批30个市级试点,初步探索形成“片区统筹更新、历史地段保护”等经验模式。随着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盐城正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打造令生活更美好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