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切实抓好当前危化领域安全防范工作,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重大隐患,持续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全力防范化解危化领域安全风险。
近日,记者跟随市应急管理局检查组来到化工园区开展明查暗访。检查组在一家生物药业公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胺基化岗位操作工未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胺基化工艺作业)上岗作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执法人员:“也就是说10月份11月份,当时他还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是吧?”
胺基化工段甲班班长:“10月份的时候,应该有的。”
执法人员:“应该有的,到底有没有?”
胺基化工段甲班班长:“他有的。”
执法人员:“那当时他10月份的时候只是报了名而已,他还没考到证是吧?”
胺基化工段甲班班长:“那个时候已经在学习,还没考试。”
执法人员:“学习是学习过程,但是你从事岗位,必须要有相应的操作证。”
胺基化工段甲班班长:“10月15日左右还没拿到证,要培训合格后才有。”
市应急管理局一级行政执法员 庞棋元:“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件后,方可上岗作业。胺基化工艺已纳入特种作业目录,重大隐患判定标准也将‘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列入重大隐患,胺基化岗位操作工未持证上岗,企业应当立即停止员工作业,组织整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第七项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高级工程师、省级应急管理专家库成员 包平:“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的处理,作业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不了解作业风险,不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作业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执行的刚性要求。”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高危工艺岗位安全风险相对较大,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国内外由于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考核上岗作业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高危工艺岗位员工持证上岗。针对这次检查出来的问题,检查组要求立即整改到位,消除问题隐患。
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副处长 蔡中亚:“聚焦治本攻坚行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针对冬季即将迎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等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下发安全风险提示函,督促化工企业开展全面的冬季安全自查自纠,做好防冻、防凝、防火、防静电、防泄漏等工作,重点关注特殊作业安全管理,严格进行安全管控和作业审批,筑牢今冬明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