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 情暖家园

花好月圆,情满中秋。中秋节假期,我市各地纷纷举办庆祝中秋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与文艺表演相结合,送上团圆的祝福,营造文明喜庆、幸福和谐的节日氛围。

9月16日晚,全市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响水县淮海剧院举行,以中秋这一传统佳节为纽带,《春江花月夜》、《千千阙歌》、《彩云追月》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琵琶与吉他、钢琴与古筝,跨越千年的旋律相互碰撞,合奏出一曲曲独具韵味的动人乐章,也将每一位观众带入了那轮圆月的清辉之下,倾听着来自古老节日的低语,渲染出“中秋”这一富有浪漫与温情的节日文化内涵。

观众 单盼盼:“今晚的晚会真是太精彩了,从传统的舞蹈、歌曲到现代的音乐表演都有涵盖,着实让人感到眼前一亮,节目中的各种传统元素都透露着浓浓的中秋意境,让人感到十分的温馨和陶醉,节日氛围感满满。”

演出人员 苏振宇:“也希望通过此次演出向观众朋友们传达团圆与亲情的美好,让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魅力与丰富。”

逛古镇赏民俗、品非遗做手工……假日里的东台安丰古镇,一场民俗风情盛宴引来四方游客。漫步麻石板巷,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古镇源远流长。古戏台广场上,精彩民俗汇演轮番上演。非遗研学堂内,欢声笑语不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品鉴老物件,触摸古镇历史脉搏。花灯DIY、制作手工月饼,更是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中体验传统节日氛围,感受民俗文化内涵。

游客 沈秀娟:“中秋节假期,带着家人来安丰古镇转一转,这边的节日氛围还是挺浓的,有一些精彩的民俗活动,还有一些互动小游戏,来这边真的蛮开心的,下次有机会还会再来。”

游客 李之恒:“这个研学活动,我觉得我很开心,因为我们做了月饼,而且我做得特别好,我还做了花灯,还学了一些古诗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传承人文底蕴,共抒家国情怀。中秋假日,国家级非遗“董永传说”的发源地——东台西溪古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活化,充分彰显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让众多市民和八方游客共享一场融合古今文化精髓、浸透深深家国情怀的中秋盛宴。

游客:“美食、美景、亲友欢聚(东台)西溪景区,让人感受国泰民安的美好图景,对‘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夜幕降临,射阳县淮剧文化剧场人头攒动。在热闹的锣鼓声中,演员们轮番登场,舞蹈、器乐、淮剧、杂技……一个个中秋主题的节目精彩上演,带领观众探寻中秋民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鼓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现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市民 李双:“我今天是和家人一起来看的,内容很精彩,形式也很多元化,意外的是我也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让我们全家都感到很惊喜。”

射阳县文化馆馆长 顾东升:“在中秋节,我们把这猜灯谜、非遗,包括一些演出带到老百姓的身边,让他们在这个中秋佳节,能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的氛围。”

在盐都,“制作团扇、传承文脉”的亲子活动,为节日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化色彩。活动现场,手工艺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以及团扇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随后,大家纷纷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团扇。孩子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用非遗烧箔将团扇装点得绚丽多彩。家长们则在一旁协助,亲子之间的互动温馨而又充满乐趣。

学生 左晨汐:“‘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团扇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值此佳节,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这样的亲子DIY活动,我们很开心,我将继续做一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小小宣传员。”

手工艺老师 单佳颖:“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深刻体会传统工艺的智慧,在他们的心中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胡熙雅 许万竞 响水台 东台台 射阳台 盐都台
编辑:单丹
责编:顾雪
审核: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