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也是“藏粮于技”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充分发掘资源、人才优势,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找准主攻方向,全力抓好现代种业基地建设,不断夯实种业创新基础,切实保障良种有效供给,持续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大丰金色农业实验田内,科研人员在认真查看水稻各个品种的灌浆情况。他们告诉记者,这片试验田内有上千种品系的实验水稻,承担省稻麦产业体系新品种示范、品种高产攻关试验,新品种三圃提纯复壮研究等项目。
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冯明辉:“目前,我们各类的试验田有60余亩,各类育种材料有3000多份,我们公司目前审定的品种有6个,其中金香糯1号在市场上表现比较不错,深受大户的喜爱。”
记者了解到,金香糯1号属早熟晚粳糯稻品种株型集散适中,茎杆较粗壮,抗倒性强,群体整齐度好,达到部标一级优质糯稻标准。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特殊用途品种自主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9.6公斤,比多个优势品种还要增产3%左右。
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宣山:“我们金色农业将扛起国企担当,在原有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向杂交水稻智能化、自动化、少人化方向发展。”
眼下,是制种水稻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在阜宁中江种业制种水稻示范田里,随着温度的升高,智能喷灌系统自动打开,水雾均匀地喷洒在水稻上,滋润着农田。今年,中江种业新引进的智能喷灌系统对水稻实现了精准喷灌,满足了水稻的灌水和降温需求,助力苗情转化。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查军民:“我们今年从以色列引进了先进的喷灌系统,经过前期的测试,像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它明显能降温到4度以上,可以增加田间的湿度10%左右,这样能保障水稻在孕穗的关键时期能够安全过关,从而保证最终种子的安全。”
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阜宁县目前已形成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条,年制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该县与中江种业共建现代化、智能化种业基地,实现了年加工种子500万公斤,辐射周边县市80万亩,让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查军民:“随着2023年我们公司新建的加工流水线顺利投产,我们现在的日加工量能达到40吨。现在加工的是小麦种,经过先进的加工线精选之后包装,保证9月份到10月份,大批优质的小麦种能够顺利进入市场,保证秋播用种安全。”
攥紧“农业芯”,保障了良种有效供给,也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夺取全年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市立足创新发展,全面实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创新攻关、企业主体培育、种业供给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五大工程,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繁制种面积首次突破100万亩,达111万亩,年均增长率达11.67%。“盐城水稻种子”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