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尽其用 助农增收

麦浪翻滚,沃野生金。“三夏”时节,我市在抢抓麦收的同时,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打捆收储一体化作业,实施秸秆离田回收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沃野田畴步入夏收季,我市各地在收获的同时,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利用“点草成金”。在大丰区草庙镇的农田里,搂草机在前,打捆机在后,伴随着机器的阵阵轰鸣声,一吞一吐之间,秸秆成“垛 ”。

大丰区草庙镇圩东村党总支书记 王伟明:“我村先后组织搂草机10组、打包机20套、运输车辆60余辆,紧锣密鼓为我们全镇的大户做好离田保障。目前我们已与当地的饲料企业、生物质制备甲醇的企业,做好了供需的对接,这项工作将为我们村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20多万元。”

秸秆是草食动物的“五谷杂粮”,是“零碳排放”的生物质能源,也是“农尾工头”产业增值的重要来源。田间的秸秆捆包被叉装机尽数装上了货车,转运到当地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在盐城伽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秸秆进行摊晒,去除多余水分,随后在粉碎过筛和发酵处理之后,这些秸秆摇身一变将成为很好的牛羊饲料。同时,记者了解到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利用秸秆制作可降解餐盒技术,也将在近期投入生产。

盐城伽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华定:“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可降解餐盒,我们目前订单比较充足,所以说包括饲料和可降解餐盒这一块,我们一年大概能消化掉秸秆6万多吨。”

“离田难”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之一。大丰区作为我市的农业大区,为促进高效离田,该区全力组织调度秸秆打捆机116台,同时建设标准化收储站点,进一步降低秸秆离田成本。

大丰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科长 朱俊华:“全区计划离田面积20万亩以上,目前已经离田12万亩以上。同时,我们积极招引项目投资,目前我们有岚泽公司、银石公司两家大类型企业开始准备建设,建成后两家公司预计使用秸秆110万吨左右。”

秸秆利用事关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农村生态环境,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截至6月13日,全市小麦规模种植点秸秆已离田93.26万亩,进度达84.12%,预计在6月20日前可完成秸秆离田任务。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范东来
编辑:朱洁
责编:曹雅茹
审核: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