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黄金时节”,为保障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我市各地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机械化育秧,提高育苗效率和培育优质秧苗,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获得水稻高产,育好秧苗是关键。在大丰区的江苏省农垦集团东坝头农场育秧大棚内,智能化育秧流水线上,摆盘、装底土、洇水、播种、覆土等工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苏垦农发东坝头分公司一线技术人员 白雪瑞:“我们单条育秧流水线,每天可制作秧盘12000张,服务机插稻面积210亩左右,通过推广机插稻种植,提升秧苗素质,延长水稻生育期,减少水稻倒伏风险和杂稻危害,提升水稻品质,保障粮食安全。”
智能化育秧方式省时省力,显著提高了育秧的效率和秧苗的质量。在响水县黄海农场水稻育秧现场,一道道身影挥洒汗水,忙碌在田垄之间,两条机械化毯状育秧流水线全力运行,经过铺基质、浇水、落谷、覆土、平整等工序,一盘盘规整的育秧盘就制作完成。
响水县黄海农场农业技术员 李兆阳:“今年采用的育秧模式是水稻基质育秧,它这个基质是经过稻壳、秸秆腐化处理,还添加了粘结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相比传统的育秧方式,它里边的病菌还有虫源就大量地减少了,经过这种育秧方式,秧苗更壮、更匀、更齐,栽到地里能够更好地生长。”
育秧是水稻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关系着后续的栽插作业以及最终的粮食产量。我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不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在节本增效的同时助力粮食稳产增收。在阜宁县郭墅镇刘李村益稼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钵苗育秧流水线上,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一粒粒水稻种子便可以整齐有序地铺在秧盘中,秧盘又通过自动轨道传送出来,为移栽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阜宁县益稼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刚:“我们现在采取的这种育秧方式是国内最先进的钵苗育秧,前期要进行浸种、拌种、催芽然后再进行现在的流水线播种、暗化、铺盘,然后进入秧池等一系列的流程。我们的栽插时间预计在6月10日左右到6月12日之间,形成全年的最大化的效益。”
目前,全市水稻育秧工作已陆续启动。我市各地认真做好今年水稻育秧工作,全面提高秧苗素质和育秧效率,助力提升机插秧面积,有效控减直播稻,促进水稻节本增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