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搬新家” “科技范”绘就丰收景

近日,响水县黄河故道片区迎来了铁皮石斛大规模栽种季,一棵棵石斛幼苗开始陆续搬家,从无菌组培室移栽到种植大棚。期间,许多“科技范”的叠加,助力铁皮石斛茁壮成长,迎接下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走进该县黄圩镇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来回忙碌,熟练地将石斛苗栽进“土”里,一丛丛石斛幼苗绽绿吐翠,生机勃勃。别看石斛小,移栽过程大有玄机。首先,石斛栽种的“土”是由松树、杉树皮组成的特制“土壤”,不仅能保温保湿,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排水性,其次,栽种的时候也细节满满,丛距和行距最为关键。

响水县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工人 王景兰:“我们栽石斛苗,要栽成标准,既不深也不浅,(一丛)栽7至8棵左右,多也不行,少也不行,栽浅容易被水冲‘翻跟头’。”

石斛要想长得好,培育优苗不可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花“大手笔”,下“绣花功夫”,组建了铁皮石斛组培中心,用前沿技术,做好种子培育、种苗组培。

响水县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组培中心技术 负责人 黎亚:“这个铁皮石斛种苗是和省农科院一起合作的,我们选取了很好的配方,在无菌的环境下,把铁皮石斛播种下去,经过三四次的转接,达到12个月左右,苗就可以长到3公分以上,我们移栽的这个苗,存活率比较高,产量也是比较高的,品质非常好。”

牢牢把握石斛“芯片”,让石斛种出“科技范”。记者了解到,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连续突破了多个技术瓶颈,在铁皮石斛领域已拥有40多项专利,其中有8项发明型专利,实现了规模种植、智慧种植。2023年,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响水石斛登上“绿色农业链”展区,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响水县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负责人  陈丽凤:“按我们这样种植,今年的产量可能会比去年增加30%到50%。”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响水台

编辑: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