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超的战鼓即将在盐常双城间擂响,两地协同发展的交响曲早已奏响动人乐章。作为江苏省南北合作的示范标杆,常州与盐城以共建园区为纽带,在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今天,《盐城新闻》推出《“苏超”盐常双城记》系列报道第二集《常盐携手 共“竞”协同发展新赛道》,带您感受这场跨越江海的“双城协奏”如何谱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走进常州市新北区科创水镇智富中心的常盐“科创飞地”,一块巨型数字大屏率先映入眼帘。屏幕上,综合服务、规划、资产、设施等智慧模块清晰呈现、功能完备,依托远程技术,这里已实现异地数字管理的高效运转。据了解,2023年4月,常州市与省科技厅、盐城市签订《推进常州—盐城结对建设科创飞地合作协议》。目前已经建成“数字常盐科创飞地”等科创飞地3家,其中常盐科创飞地签约项目11项,已入驻新能源等企业35家,推动常州与盐城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
常盐科创飞地运营部经理 王洪帅:“我们正打造‘常盐科创驿站’数字化平台,重点突破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例如常州某电池企业通过飞地匹配盐城风电场景,开发出海上储能系统 —— 这正是两地‘常州研发 + 盐城应用 ’模式的生动实践。”
常州市发展改革委支援合作处处长 白新河:“两城产业互补性鲜明,常州强在新能源整车与核心部件,盐城优势在规模化产能与港口资源。我们将共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走廊’,推进在盐城设立常州企业二三级供应商园区;同时探索‘动力电池回收’合作,结合常州技术与盐城港口优势布局梯次回收利用项目。”
作为南北挂钩合作的示范标杆,常州盐城工业园区正成为两地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天上午,记者在常州盐城工业园区内的鸿运摇橹船(盐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技术人员正专注地进行产品标定测试,激光校准仪投射出精准的绿色轨迹,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见证着园区企业的创新活力。
鸿运摇橹船(盐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 郑富国:“我们现在在做的这一款产品叫双目结构光相机,经过前期组装后,我们现在这一道工序叫标定工序,他主要是对主板的程序烧录以后,然后进行像素检测。”
常州盐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孙宇乾:“今年以来,常州盐城工业园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四大主导产业,强力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承接长三角优质产业项目转移升级,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从精准招商注入的“源头活水”,到智能制造结出的“硬核成果”,常盐工业园区正以实打实的发展成效,书写着南北共建的亮眼答卷:今年5月,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5年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常州盐城工业园区的谷登重型、驷博电气两家企业成功入选;截至目前,该园区已累计培育三星级上云企业9家、四星级上云企业11家、五星级上云企业6家,省智能车间1家。
常州盐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孙宇乾:“目前,科创园已吸引9家企业入驻,科创中心深化产学研合作,成功促成3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中心挂牌,新引进科技型企业5家,创新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无论是创新发展的主舞台,在绿茵赛场的竞技场,常州与盐城正以合作为纽带,奏响南北协作的时代乐章。8月3日,“苏超”赛事将见证的不仅是体育的较量,更是两地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交融。
常州市发展改革委支援合作处处长 白新河:“未来将深化‘十五五’规划联动:一方面推动海上风电+储能联合开发,让常州储能技术对接盐城风电场;另一方面建立‘工程师交流计划’,形成‘ 常州研发+盐城产业化’人才链。通过产业链分工,实现 1+1>2的融合效应。常盐一家亲,希望8月3日盐城与常州的比赛,也像两地的合作一样,亲如一家,常州加油!盐城加油!”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