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热点

《“苏超”盐常双城记》(1):赛事搭台文旅唱戏 双城共绘发展新篇

时间:2025-08-01

江南的烟雨,浸润着常州的灵秀;黄海的潮声,激荡着盐城的豪迈。虽隔长江南北,两地却始终怀揣“携手共进”的初心,以合作之笔共绘发展画卷。作为南北挂钩合作友好城市,近年来,双方以共建园区为核心,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不断拓宽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逐渐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格局。今天起, 《盐城新闻》栏目开设专栏, 推出《“苏超”盐常双城记》系列报道, 带您漫步双城之间,聆听协作的韵律,触摸发展的温度。今天请看第一集:《赛事搭台文旅唱戏 双城共绘发展新篇》。

记者 闫海:“我现在就在常州中华恐龙园里,身后的巨型恐龙雕塑格外醒目。随着‘苏超’盐常对战的脚步临近,两座城市借着赛事东风,文旅互动也越发热络。今天就走进这里,看看恐龙IP如何与盐城特色文旅牵手,让‘足球+文旅’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中华恐龙园作为常州文旅的“王牌”,多年来深耕“恐龙IP”,从科普展馆到主题游乐,从文创产品到沉浸式体验,构建起了独特的恐龙文化生态圈。而盐城,以湿地、麋鹿为代表的生态文旅资源闻名遐迩。两座城市的文旅特色看似不同,却在“苏超”赛事的契机下,找到了奇妙的联结。

中华恐龙园景区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秦柯:“恐龙IP这个核心,从我们的一座中华恐龙馆,逐步地向商业化的这种主题乐园,延展到度假型的一体化的这种度假区,随着‘苏超’的大火,各种的梗都是层出不穷的,其实我们是一直去倾听市场的心声。(我们)跟盐城文旅联动组成了鹿哥哥和恐龙妹妹的这种CP,应该在会在8月2日进行文旅专场的一个宣发,那在8月3日当天,我们的明星恐龙比赛当天现场去助阵去造势。”

这样的互补性,在游客的体验中尤为明显。盐城游客带着对恐龙文化的好奇而来,常州游客则向往着盐城的生态之美。苏超赛事像一条纽带,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两座城市的文旅特色,也让“城市交流、文旅先行”的理念落到实处。

常州市民 陈志涛:“去过盐城,那边的生态环境真不错,大纵湖的风景特别好。常州的主题乐园和历史文化景点很多,盐城的自然湿地有优势,两地文旅各有特色,完全可以互相带动。‘苏超’比赛来了,正好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互补性,挺好的。”

南通游客 吴先生:“希望这次常州踢得更好一点,接下来,行程安排我可能会考虑盐城,去看看我们的麋鹿。”

从联合打造文旅项目到推出联程旅游线路,两地合作诞生的“草房子乐园”成为盐城远近闻名的景点。近日, 记者走进暑期的草房子乐园,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在木栈道上驻足赏景;油麻地小学的屋檐下,孩子们一起玩起了丢沙包、跳绳,欢声笑语、声声入耳,时不时有游客拿起手机记录美好瞬间。

游客 陈云珠:“这地方环境很不错,干干净净的。设施也特别贴心,在这里带娃玩一整天都没有压力,确实很适合亲子游玩!”

乐园的蓬勃生机,离不开常州运营团队的深耕细作。自合作以来,常州恐龙园团队常驻盐城,全方位注入先进管理经验。从恐龙园的“大模块娱乐”到草房子的“文学+研学”,管理模式的复制与创新,让我市文旅焕发新活力。如今的草房子乐园,年接待量突破50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增收超30%,更吸引了一批文旅项目落户盐城,形成了“引进一个团队,激活一片区域”的辐射效应。

常州市恐龙园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盐城市草房子乐园景区总经理 吴平:“草房子陆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全国十佳研学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等一大批金字招牌荣誉。现在草房子不仅是景区,更成了盐城文旅的‘活名片’,这就是两地优势互补的力量。”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兄弟。比赛期间,常州球迷到盐城可谓看球游玩两不误,世界自然遗产黄海1号公路探秘之旅、“与仙鹤共舞 寻鹿王踪迹”、寻找“盐城加利福尼亚鹤”生态研学等,每一条热门线路都可以尽享夏日的激情浪漫。游玩途中,260余项活动,加上鱼汤面、鸡蛋饼、八大碗等美食相伴,尽可畅享盐城夏日的精彩。从赛场的热烈呐喊到文旅的深度相融,从初心的携手同行到发展的双向奔赴,“常盐”两地在协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结出硕果。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浪潮中,两地正以更紧密的合作、更开放的姿态,共同擘画着互利共赢的崭新图景,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记者 闫海:“苏超盐常对战8月3日就开始啦,希望两队都能好好发挥,赛出好成绩!让我们一起为‘苏超’加油,为双城文旅喝彩!”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