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热点

守护迁徙通道 绘就人鸟共生生态长卷

时间:2025-05-10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爱鸟、护鸟,是人类不变的主题之一。每年的5月10日是世界候鸟日,今年世界候鸟日以“共享空间:创建鸟类友好型城市和社区”为主题,致力于创建鸟类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强调人类与鸟类和谐共存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推广爱鸟护鸟知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举措,不断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今天上午,记者在大丰区黄海滩涂湿地上看到,成群的候鸟或在滩涂上悠闲觅食,或栖息于沿海防护林的枝头小憩,为漫长的迁徙之旅积蓄能量。这片生机盎然的湿地,正成为候鸟迁徙途中重要的“加油站”。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 刘彬:“我们在这个期间,就会看到这些迁徙的鸟经过我们这里。加上我们增加了这些监测的频率,会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一些迁徙规律,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然后,什么时候到我们盐城湿地,这个重要的迁徙通道这边过来。”

据了解,大丰区境内的黄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和停歇地。每年的3月至5月份,都会有大量春季北归的候鸟在此停歇,同时,每年的这个阶段,也会不定期的出现新的鸟类物种。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 刘彬:“这三种鸟,在盐城是没有记录过的,他们分别是赭红尾鸲、白胸翡翠和黑眉柳莺,这几种鸟,很少在沿海湿地中出现,但是我们首次记录了它,表明了这些鸟类一方面这些鸟类的活动范围,或者它这个迁徙路径,正逐渐的被我们发现。”

生态保护为鸟类筑牢栖息屏障,鸟类则以灵动身影为生态画卷添彩。东台川水湾滨海湿地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线上的节点区域,是我国首个在海岸带自然遗产地开展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一年多来,原来大片的养殖区、旱化岸线逐步恢复了滨海湿地的原有面貌,眼下已成为大批迁徙候鸟争相入驻的“高档新居”,

生态摄影师 鸟调员 李东明:“现在这个季节属于春迁的尾声了,我们这的夏候鸟,基本上到全了,它们在筑巢,在产卵,已经开始孵化了。”

据了解,川水湾修复区位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遗产地,2022年,当地采取“湿地水文水系修复+湿地微地形修复+湿地植被修复+鸟类栖息地修复+互花米草防治”等措施,修复鸟类栖息湿地生境。完善的湿地生境不仅接纳了鸻鹬类、雁鸭类、鸥鹭类,还有少量鹞隼类等数万只候鸟在此栖息觅食。

生态摄影师 鸟调员 李东明:“按照我个人目测,还有这一段时间的跟踪,今年的黑嘴鸥的巢,肯定就是远远超过去年了,那个地貌太适应了,鸟很聪明的,它感觉环境对它有利,它们就都会过来。”

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种在盐城黄海湿地“打卡”亮相,展现了盐城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也是生态保护成效的鲜活印证。截至目前,我市累计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0种,包括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8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2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胁鸟类38种,包括极危鸟种5种,濒危鸟种10种,易危鸟种23种。

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