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聚焦的就是有着独特魅力的阜宁大糕,这传承百年的美味,不仅作为人们喜爱的传统名点,征服了大家的味蕾,还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抹亮色。
阜宁大糕,其历史可追溯至700多年前,乾隆南巡时,阜宁县令进贡此糕,乾隆尝后赞不绝口并赐名“玉带糕”。作为盐城的传统名点,糕片白如雪,薄如纸,甜如蜜,软如绵,上口香甜,每一口都仿佛在诉说着城市的历史与故事。
阜宁市民 许煜:“现在再吃阜宁大糕不只是(喜欢)它的口味,更是回忆和情怀。”
阜宁市民 张林:“大糕的口味甜而不淡,而且营养价值很高,也深受我家乡的亲戚朋友的喜爱。”
在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阜宁大糕从未停下脚步。2016年1月,阜宁大糕的特殊制作技艺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4月9日,阜宁大糕非遗工坊案例成功入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获得了国家级的高度认可。
江苏九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主管 姜必年:“我们以非遗技艺为基底,创新推出低糖水晶粽,融入果蔬汁调色、燕窝夹心等健康元素,单日产能突破20万只。”
据了解,为延伸产品消费场景,江苏九如食品有限公司的阜宁大糕非遗工坊紧抓时令契机,在GMP十万级净化车间内,推出非遗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的新品“水晶粽”。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产出多种口味的水晶粽。依托阜宁大糕成熟的产业基础,进行全流程品质管控,新品研发与生产更加高效。如今,这些焕发现代活力的传统美食,正成为擦亮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
江苏九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主管 姜必年:“依托自动化生产线与氮氧保鲜技术,产品保质期延长至90天,月产量达600万只,销量覆盖全国商超及电商平台,端午订单同比增长70%。”
目前,阜宁大糕非遗工坊已构建非遗保护、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县73家生产企业带动超10万亩优质糯稻种植,帮助1.2万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超万元。工坊还联动七彩阜宁农业公园,打造“大糕研学”“稻田艺术节”等文旅融合项目,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此外,工坊通过推广无公害示范田和生态种植技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借助电商直播、国际展会等平台,提升品牌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阜宁大糕非遗传承人 沈雷:“我们以‘政府+巧匠+乡村+市场’模式,攻克阜宁大糕保质期难的问题,开发10余种新口味,年产能达2亿包,年销售额近1亿元。工坊通过智能化生产线与GMP十万级净化车间,实现传统工艺现代化升级,产品畅销全国,并入选东方航空特供食品。工坊每年培训4000余人,带动300多名农户就业,未来将深化‘非遗+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工坊以科技赋能传统,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标杆案例。”
阜宁大糕非遗工坊的成功实践,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乡村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阜宁大糕,这一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非遗美食,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正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产业带动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