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上下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坚持科学规划,狠抓推进落实,不断夯实农业基本盘。
春光明媚,亭湖区盐东镇桂英村的田野上一派热火朝天——施工机械穿梭于田间,工人们抢抓有利天气,正忙着对机耕桥进行施工。
南通市通州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 翟百江:“截止目前该项目主体实施已经基本完成,现在进入扫尾阶段,我们预计在4月30日申请初步验收。”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24年以来,亭湖区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1万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机耕路、机耕桥,防震渠、灌溉站、涵洞等,全区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占比达83.51%。
亭湖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 于国辉:“截止目前总体进度已达90%,预计今年4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通过田间配套,水利设施,田间道路,我们的土地平整度、灌溉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与此同时,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样跑出“加速度”。近日,记者在该区步凤镇三龙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进行灌溉站及渠系建筑物建设。据了解,该项目于2024年10月启动,涉及土地面积9000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000亩。
项目现场负责人 张建军:“目前已经完成土地平整、现场道路以及涵洞,还有灌溉站都正在进行施工,目前总体工作量已经完成总工作量的80%左右,预计是在2025年4月底完成全部的工作量。”
农业“耕”基稳,发展底气足。2024年,我市净增耕地面积10.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超5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43.91亿斤,连续10年保持在140亿斤以上。从孕育希望的葱郁田野,到堆满丰收硕果的仓廪,从勇立潮头的科技探索,再到蓬勃兴起的产业蝶变,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澎湃动能。今后,我市将坚决扛牢稳产保供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做好“小田变大田”改革“后半篇文章”,协同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更多粮田变良田,为高标准实现“良种+良法+良机+良田”现代化生产方式提供根本保障,不断提升耕地的生产能力和产出质量,让东部沿海大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