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江苏卫视采访周斌代表:勇当“碳路先锋” 做美经济生态“双面绣”

时间:2025-03-09

3月9日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两会e事厅》
采访全国人大代表 、盐城市委书记
周斌


勇当“碳路先锋”

做美经济生态“双面绣”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十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时,将“环境美”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鲜明标识之一,推动江苏开启了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省域实践。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尽职尽责。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代表们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有什么样的感受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周斌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几年,我们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生态金名片,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样一个真理力量。我们将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让环境底色更亮、让生态成色更足、让发展特色更优,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做美经济生态“双面绣”,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勇当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
图片




打好碧水保卫战

绘就水城共生新画卷










盐城是典型的沿海平原河网地区,河湖资源丰沛。盐城市是如何打好碧水保卫战的?



周斌


盐城依水而建、伴水而居、因水而美。不完全统计,盐城全市有2万多条河道。我们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进一步彰显“水城共生”的独特城市形态。一是做好“水安全”文章。我们跨区域引入长江水,确保数百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加快推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最大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二是做好“水生态”文章。启动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创成省市级的幸福河湖区域400多条。三是做好“水资源”文章。盐城湿地面积占全省的27%,滋养了全国沿海地区接近十分之一的物种。我们专门成立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这样一个专门机构,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系统,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了64%。我们还做好“水文化”这篇文章,突出水文化遗迹保护、海盐历史文化挖掘、湿地文化的弘扬,打造有文化情怀和人文关怀的幸福河湖。
图片




先行先试

“碳”寻新动能










环境生态问题说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绘出了绿色经济的新蓝图,江苏该如何抢抓机遇呢?请代表们谈一谈。



周斌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盐城是全国首批,也是全省唯一的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有条件,也有责任,能够在取得更多的引领性、标志性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成效。从盐城来讲,新能源的资源非常丰富。围绕能源清晰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和认证国际化,来进行技术升级、产业招引,努力打造在零碳园区先行先试的示范标杆。
图片




新场景新应用

解锁低碳生活新体验










绿色转型、生态经济、低碳生活等都是网友提到的热门词汇。看了网友的留言,我最大的感受是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位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和大家说说。



周斌


绿色低碳是发展大事,我们积极地推广绿色低碳的场景应用,推动公共交通、出租车更多用清洁能源来替代。现在,盐城绿色出行的比率已经达到了72.5%。近日,在盐城还建成了全国首家“碳+AI”这样一个便利店和无人零碳便利店。让老百姓用生活化的方式更多地来体验什么是绿色低碳生活。
图片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新征程上
我们要更加坚决扛起
美丽中国建设的江苏责任
以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让江苏大地充分彰显
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
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期盼


编辑:顾雪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