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民生热点

“勇争先启新程”融媒体新闻行动(3):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时间:2025-08-03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部署,切实扛起农业大市勇挑大梁责任担当,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产业和特色产品,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注入澎湃动力。

记者 张雪晨子:“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草莓组培中心。我身旁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一项关键的继代增殖操作。这项技术不仅是实现了草莓种苗指数级扩繁的核心环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有效提升种苗的抗病性、开花结果的能力,并最终带来超过20%的增产效益。通过培育的优质种苗,广大种植户的收益将得到显著的提升,为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位于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的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草莓组培中心,一株株翠绿挺拔的草莓组培苗生机勃发。经实验室脱毒、智能温室育苗,全流程标准可控,每一株幼苗都堪称“草莓里的芯片级产品”。近年来,示范园通过深化与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加强草莓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

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技术员 唐秀平: “像我们这个‘盐莓一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跟潘黄农业产业园区共同选育的一个优良品种,它的特点是上市早、果型端正、口感好、产量特别高,在市场上可以算是供不应求。”

脱毒原种苗从源头上解决了种苗质量问题,为草莓规模化种植和稳产增收提供了条件。在新民村有100多农户自主发展“一户一棚”,全村草莓种植规模近3000亩,户均纯收入超30万元。一颗颗小小的草莓,正成为新民村村民的致富果。

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党总支书记 董兆付:“草莓产业有草莓的种苗繁育、草莓的生产以及草莓的深加工,而且近期我们发展了以草莓为主题的民宿,我们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来。下一步,将把草莓产业作为我们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把乡村振兴更加做实做强。”

链式发展让新民村尝到了致富的甜头。而在响水,鲜食玉米产业也已形成“科技赋能+三产融合”的成熟发展路径,构建起从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产业体系。目前,响水春秋两季种植规模稳定在3万亩。通过引进志禾、中合云谷等深加工企业、升级冷链仓储、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种植、加工、冷藏、销售一体化体系,年产值突破5亿元,成为江苏省最大的鲜食玉米机械化种植基地。

江苏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卫红:“目前一期主要是以玉米棒为主,年加工能力在3万吨左右,二期主要是玉米的深加工,生产是5000吨,我们大概做到两个多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链、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半年3条市级重点产业链规上开票销售283.59亿元、同比增11.44%;全市848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实现营收516.99亿元、同比增3.58%。12个品牌入选江苏省品牌目录、数量全省最多。进入下半年,我市将深入践行“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重大要求,坚定“稳粮、兴业、强村、富民、改革”主线不动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农业农村目标任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