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损的农桥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人居环境。近日,滨海县天场镇陈老村村民向12345热线反映称,村里有一座农桥,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机动车通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希望能够尽快进行维修。
农桥成“危桥” 通行受限引担忧
村民所反映的这座桥,位于滨海县坎场公路附近,长度约有20米,宽度约为4米。农桥的一侧还砌有水泥矮墙,使得整个桥面的通行面积只剩二分之一。农桥的一旁设置了警示牌,上面写有“危桥”和“仅限行人通过”的字样。
滨海县天场镇陈老村村民 崔先生:“桥面被之前是被大车压了,压了之后,他那个也是简单的处理了一下,然后就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不给汽车走。”
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这座桥虽小,但却是陈老村、陈庄村村民每天出行的必经之道。每到农忙时节,这座桥还要承担农用机器通行的重任。但现如今,狭窄的桥面连私家车都无法顺利通过。
滨海县天场镇陈老村村民 何大爷:“老百姓收割时,或者农忙时就有影响了,我们家儿女只要打工的回来,汽车也没法走,要从那边绕,南边是烂泥路,也不能走,要走西边327绕,要绕一大圈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农桥桥墩部位已有部分水泥剥落,内部的钢筋则直接暴露在外,损坏状况让人看了忧心忡忡。
滨海县天场镇陈老村村民 崔先生:“这个情况持续了快一年。说往上面上级申请没有钱。”
农桥损坏一年未修 记者探访寻缘由
既然这座农桥如此重要,百姓希望维修的呼声又这么高,为什么一年过去了,农桥一直没有得到修缮呢?为弄清这一问题,记者找到了滨海县天场镇陈老村居民委员会的丁书记。
滨海县天场镇陈老村党支部副书记 丁雅吉:“二号大沟桥在2013年建成,当时主要用于农村机耕使用,后期各种重型车辆频繁通过,在2024年5月份左右,重型车辆通过后,导致半边桥面受损严重,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
丁书记表示,二号大沟桥当初由县交通局出资建设,建造年代较早,基础较弱,如今已无法承受大型工程车辆的通行。并且,桥梁翻修需要花费大笔资金,村里无力承担,只能向上级部门汇报申请。在等待期间,村里“只能”做好桥面的基本防护措施。
滨海县天场镇陈老村党支部副书记 丁雅吉:“(我们)设立了警示标志,并封闭了半边受损严重的桥面,同时向镇农路办进行了汇报。”
桥梁重建走流程 通车尚需时日
一座一年前就已坏掉的农桥,修复工作何时才能展开?带着村民们的疑问,记者向滨海县天场镇人民政府寻求答案。
滨海县天场镇三级主任科员 贾海浪:“我们第一时间向交通局汇报的,汇报以后,等待交通局批复,交通局答复我们是安排二五年计划。因为二四年计划已经结束,二五年安排我们的计划。这个桥需要走一定的流程,因为一个发改委立项、财审、勘察、设计。”
据了解,二号大沟桥的重建工作虽已纳入2025年计划,但目前才进入招标程序,预计招标需耗时一个月。至此,从桥体损坏到启动招标,二号大沟桥已经花费一年多的时间,而村民翘首以盼的“通桥”,仍然需要漫长的等待。
滨海县天场镇三级主任科员 贾海浪:“这座(新)桥建设长20米,宽7米5,按照交通公路局标准建设的,这个桥预计建设90天时间,在12月底建成通车,保证在春节前,让群众出行方便。”
农桥破损超一年,村民出行受阻、农忙受阻、安全存隐患。尽管属地政府回应称“年内完工”,但民生工程不应是只停留在纸上的计划和程序,而是群众脚下真真切切的“踏实路”。我们希望既算好工程帐,也算好民心帐,让这座桥成为村民通往幸福便利生活的“快车道”。12345将持续关注。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