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民生热点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勾勒兴绿富民双向奔赴

时间:2025-07-24

近年来,滨海县农业园区岭山村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主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林权改革为支点,立足资源禀赋,做强富民产业,做美农村环境,以多元业态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勾勒出兴绿与富民的双向奔赴,让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今天,记者来到岭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梨园,村民于延青正在查看蜜梨长势、修剪树枝。老于告诉记者,他家有10余亩梨树,随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将自家林地流转后,不仅每年能拿到稳定的分红,还被聘为梨园管理员,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收入。

滨海县农业园区岭山村 村民 于延青:“以前我们守着这几亩林田,辛辛苦苦一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在家门口都可以打工了,还能参加集体经营分红,去年光分红就拿了1700多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花开是景,花谢成果。于延青的增收路,是农业园区岭山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生动写照。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像他这样的村民正通过“增值收益”、“流转租金分成”、“集体经营分红”等收入来源,实现“家门口”多元增收,户均年增收1万元。

滨海县农业园区岭山村 村民 于长怀:“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不一样了!靠林地流转了20亩梨园,秋天的梨子卖得很好,守着这梨园,加上村里环境整治得,跟花园一样。”

黄河故道沿线的滨海县岭山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梨树种植,近年来,村里在原有千亩古梨园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梨树种植面积。同时以绿色宜居为目标,同步结合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见缝插绿”工程,推进区域范围内的林带建设,有机连接镇村绿化、公园绿地、高效经济林、苗圃等生态板块,绿化道路6条、节点24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建成省级绿美村庄,走出一条果香村美的乡村振兴路。

滨海县农业园区岭山村团支部书记 于长冲:“我们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发挥传统果树产业优势,新栽植果树百余亩,同时坚持‘见缝插绿’”,把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拧成一股绳!绿化串起了果园、景区、村庄,覆盖率超35%。”

编辑:孙婕敏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