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家长注意!儿童玩水后感染“食脑虫”,专家解读→

时间:2025-07-09

最近,一名家长在社交平台的求助信息引起关注。这位家长带着5岁女儿游泳和泡温泉,几天之后,小女孩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紧急送入医院后,女儿出现抽搐,随后昏迷不醒,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经过医生深入检查,发现女儿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俗称“食脑虫”病。

“食脑虫”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是怎么进入人体的呢?

所谓“食脑虫”,并不是真的是一种虫子,而是一类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原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 王磊:目前称之为食脑虫的有三种感染的病原体,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双核匀变虫,这三类可以造成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阿米巴原虫。这三种阿米巴原虫在全世界范围内报告病例都比较少,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全球报告大约也就是在300例,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全球报告可能在一百五六十例。这三种阿米巴对人体造成损害一方面就是造成皮肤性的损害,通过破溃的皮肤进入人体以后,在破溃的局部可以形成肉芽肿性改变。阿米巴原虫可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患者出现间断或者持续性的抽搐、昏睡昏迷,出现以颅内高压为表现的恶心、呕吐、头疼这样的一个情况,大约在1—2周以后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病变。

医生介绍,在我国,这类寄生虫病发生概率较低,既往感染者中多见幼儿、青少年群体。如果得了这种疾病,发病后常在一周内迅速恶化。专家介绍,“食脑虫”的早期症状像普通脑膜炎——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脖子发硬,很容易被当成细菌或病毒感染。

“食脑虫”感染罕见却十分危险 如何预防?

“食脑虫”病虽然发生概率极低,但是一旦感染还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疾病会通过什么方式感染?哪些场所容易感染这种疾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专家介绍,“食脑虫”也就是阿米巴原虫主要分布在阴沟水、潮湿泥土、腐烂植物里,尤其在温暖环境下更容易滋生。阿米巴原虫一旦通过鼻腔进入人体,会经过嗅神经直接抵达大脑,绕过人体免疫“哨卡”,留给免疫系统反应的时间很短,这就造成了疾病的快速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 王磊:在自身皮肤破溃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进入自然水体,或者是在进入自然水体之前要做好破溃皮肤的处理性的工作,避免在这些自然水体当中存在的这些阿米巴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进入自然水体游泳,或者是必要进行作业的情况下要使用鼻夹,避免搅动水体底层沉积的物质,减少阿米巴原虫滋养体或者是包囊进入人体的概率。如果作业结束发现有皮肤破溃,或者是鼻夹脱落,或者是呛水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和医疗机构的人员进行联系,进行及时检测,避免造成阿米巴原虫进入体内,造成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损害这样的一个严重影响。

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