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小麦收割工作陆续完成,我市各地积极开展小麦秸秆离田行动,通过创新举措和高效作业,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与发电“双丰收”,更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双赢。
滨海县东坎街道沿淮村的麦田里,搂草机、打捆机协同作业,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农机手的熟练操控下,打捆机精准作业,“平躺”着的秸秆瞬间被“吸走”,压缩成规整草捆,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实现小麦秸秆的快速离田。
滨海县东坎街道秸秆离田服务组织负责人 李华章:“目前我们一天大概有六台机械在干活,两台方包机、六台圆包机,效率一天大概三千亩到四千亩左右。”
小麦秸秆离田既减轻了因秸秆粉碎导致的部分病虫害问题,又方便了农户整理土地、提升肥力、增产增收,最重要的是变废为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夏收期间,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加大对秸秆禁烧和离田工作的督查力度,各村禁烧巡查小组每日对秸秆禁烧、清运及打捆离田等情况进行督查,提早跨区域调配了秸秆打捆机械,确保秸秆离田工作顺利完成。
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双堆村党总支书记 梁铁瀚:“双禁期间,我们对村内的种植大户进行秸秆离田,确保收一块,离一块,整个工作预计在15号结束。”
此外,滨海县坚持“标本兼治、源头防控、综合施策、堵疏结合”的原则,将秸秆打捆后销往生物质电厂、大型养殖场等,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堆积和焚烧的现象,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收的双赢。
滨海县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办公室 科员 吴晗:“今年夏季,我县共组织19个离田服务组织从事小麦秸秆离田工作,离田面积预计20万亩左右。”
响水县则从秸秆收储、草料场的管理,到发电机组各设备的运行等诸多环节入手,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与发电“双丰收”。在上海电气响水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数万平方米的草料场,一辆辆满载秸秆的大货车,正在过磅,这些从全县各地运来的秸秆,正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草料场。
上海电气响水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沈国荣:“公司从采购、从质检、从料场,专门组织了专班,我们派出了小分队到现场指导,保质保量地(做好)秸秆收储。”
据了解,上海电气响水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并网发电,年可消化生物质燃料约33万吨,发电约2.2亿度,供电量约2亿度。今年1-5月份,该公司累计处置生物质14万吨,发电9300万度。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