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是水稻落谷育秧的黄金期。连日来,全市各地广大种植户们抢抓农时,抓紧进行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为实现秋季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又是一年青草绿,又是一年春播时。射阳县某育秧基地一派热火朝天。10多名工人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从放置托盘、填土、洒水、播种、配土到出盘,20秒钟1个育秧盘就下了“流水线”,整个流水线每小时可播种1000盘左右。
射阳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 周其勇:“它的标准、精度很高,播种均匀,而且每盘的重量都是一致的,有利于后期的栽插,实现机械化作业,这是我们人工无法替代的。”
相较于传统田间直接育秧的方式,“工厂化”集中育秧的模式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通过采用优质种子和先进的育秧技术,秧苗的出苗速度、健壮程度得到了提升,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射阳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生产负责人 吴必永:“我们的订单目前已经饱和,今年我们的秧池总面积在500亩,计划育秧盘150万张,可以满足3万亩左右的大田栽插面积。”
从传统的人工育秧到室外机械化育秧,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农业科技的新变革。今年,滨海县还通过政策激励和项目扶持,引导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开展水稻集中育秧工作,大力推广机械化育供秧技术,加速水稻生产产业化进程。
滨海县陈涛镇种粮大户 陆体兵:“今年因为气候问题,大概麦子可能要提前3到5天左右,所以今年我们育秧时间也就提前了,今年我秧池有110亩,连自己对外大概在8000亩左右。”
新技术、新模式的广泛应用,正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随着农业科技持续创新和普及,未来,必将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