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农民眼中的“专家”,也是大家眼中的“农民”。他常年扎根田野、服务农民,将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送到田间地头,将新成果留在千家万户。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滨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滨海县农业干部学校校长、高级农艺师刘健。二十多年来,他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农民排忧解难,与千千万万个农民一道,去追求心中的共富梦。
全国先进工作者、高级农艺师刘健:“打得早也不行,打得迟也不行,要打得正当时,打的过程当中,水量要兑足了,水量不足那就影响到防治的效果。”
眼前这位正在指导农户做好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技术的人就是刘健。20多年来,和刘健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农民,他深知农民在土地上付出的每一份汗水,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无限期待。
滨海县天场镇海峰村党总支书记 种粮大户 陈国林:“每当农忙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田里碰到他,一点架子都没有,技术上很全面,讲得很到位,更很接地气,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帮助我们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是刘健想得最多,干的最多的。他曾连续七年挂职经济薄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持续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创业的全过程,主动把农业技术推广的主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田地间。多年来,他带领专业团队入户入园指导,年均1000人次以上,先后帮助270多个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协调争取各类农业创业和惠农项目资金达1900余万元。
滨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农业推广研究员 吕卫东:“我们刘主任很少坐在办公室,一年360多天,大概有一百多天带领我们团队在田间地头,扎实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为我县粮食丰产丰收以及实现富民强农倾注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
“农民富,农业才能真正强”。针对滨海县实际,刘健突出无公害粮油、高效畜禽、绿色瓜菜林果、特色首乌、农业电商等六大专题,融合多资源集成,创新“一专多能、互联网+、典型引路”三位一体的教学培训推广方式,不断提升农民培训的效果。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滨海县农业主推技术的覆盖率逐年提高,全县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的单产水平不断提升。
滨海县农业干部学校副校长、高级农艺师 唐明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团队先后将30多项农业实用技术进行了示范推广以及转化落地,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同时也为我们乡村振兴培育了一大批留得住的农村实用人才以及新农人。”
“到镇建点、进村驻点、到户指点”,扎根基层的27年,刘健走遍全县15个镇区、街道260多个农业村。近五年来,他先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万余人,培植粮食和蔬菜类科技示范户7500多户,辐射带动3万多户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30项以上。
全国先进工作者高级农艺师 刘健:“我是一名农技员,更是一名党员,为农民做点实事,是我们应该的。指导农民种、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是我们农业人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农民的‘粮满仓’,为了端牢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全国万万千千和我一样的农技员都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用脚步和汗水,努力地去播种希望,为实现我们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真正地把论文写在田野上、写在大地上。”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