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民生热点

千帆竞渡历史回响 接力守护非遗传承

时间:2025-04-24

近日,响水县文化馆迎来了一件意义非凡的捐赠物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灌河船工号子"非遗传承人江尧成,将收藏了半个世纪的黄花船模型,无偿捐献给响水县文化馆,用行动诠释非遗传承者的使命,彰显了一位老船工对传统工艺的深情守护。

在捐赠仪式现场,这艘长约1米左右的黄花船模型一经亮相即全场瞩目。模型以传统木质帆船为原型,精准还原灌河流域商船的桅杆、船篷、纤绳等细节,雕琢入微,匠心独运。

非遗传承人 江尧成:“把这船家庭保管不如国家保管,让更多的观众能知道(灌河)船工号子,和过去的船什么样子,让(灌河)船工号子代代相传。”

从苍茫灌河到文化展厅,从嘹亮号子到精致船模。今年80高龄的江尧成出身航运世家,少年时便随船行走于灌河。退休后走访多地,复原“起锚号子”“拉纤号子”等濒临失传的曲调,于2016年成功推动“灌河船工号子”列入县级非遗,于2023年晋升市级非遗。

盐城市响水县文化馆馆长 姜亚苹:“江老先生的善举,是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更是为年轻一代架起触摸历史的桥梁。作为文化守护者,我们将以数字化保护、活态化传承为抓手,让船工号子从展柜走向生活,从记忆化为行动,期待更多力量加入。”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