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小麦赤霉病等多种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为筑牢今年小麦丰产丰收的根基。连日来,我市各地持续加大防控力度,通过科技赋能、专家指导、创新服务等举措,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战”。
近日,在亭湖区南洋镇王玉桂家庭农场,种植户王玉桂正在与工作人员将配好的肥药液加入植保无人机药箱,随着螺旋桨的阵阵嗡鸣声,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路线,沿着小麦田匀速飞行,雾状的药液从机体喷出,均匀地喷洒在小麦叶面上,形成一道雾帘。短短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区域麦田的农药喷洒任务。
亭湖区南洋镇王玉桂家庭农场农场主 王玉桂:“我现在种了1000亩田左右,由于我去年麦子种的早,和去年长势几乎差不多,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正在防治赤霉病。”
防治不迷茫,专家当“导航”。农技专家现场为农户讲解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要领,从药剂选择、打药时机等方面对他们手把手进行指导。防治的关键在于田间管理。近期,全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技术服务,这些举措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盐城市植物保护站站长、推广研究员 王献:“当前正值我市小麦由南至北陆续抽穗扬花,是赤霉病防控的关键窗口期。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可防不可治,在这里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要抢抓防控关键期,落实‘见花打药’。第二点、要科学选药用药,提升防控效果。第三点、要用足药量和水量。第四点、在防控赤霉病的同时,要加入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
农技专家特别提醒:防止赤霉病期间,农户要坚持小麦抽穗扬花初期用第一遍药,如遇温度较高、小麦抽穗扬花进程加快,首次用药时间提早至齐穗期。在用药方面,优先选用对赤霉病防效高且能抑制毒素积累的药剂,避免使用多菌灵等抗药性强的苯并咪唑类药剂。根据天气形势需要,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用一次。施药后6小时内若遇雨,需及时补喷;雨前抢喷可有效降低病菌侵染风险。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