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特色农业发展势头正劲......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农村改革重点目标任务,聚焦“小切口”、抓住“问题点”、打好“组合拳”,不折不扣推动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技”高一筹绘“丰”景,推进粮食安全生产、丰产丰收,离不开科技支撑。大丰区广袤的田野上生机勃勃,当地农户抢抓农时,利用无人机高效施肥喷药,尽显科技种田优势,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记者在西团镇西灵村的叶新家庭农场看到,农场主康华正熟练操控着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穿梭,将肥料精准播撒至每一寸土地。眼下正值小麦拔节期,也是防治蚜虫、白粉病、纹枯病的关键阶段,无人机作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实现精准投放。
叶新家庭农场农场主康华:“现在正处于小麦孕穗拔节期,最主要的是要防止蚜虫、白粉病、纹枯病,必须要用无人机正常打药。”
三年前,叶新家庭农场率先引入无人机,不仅省时省力,农场的小麦病害发病率从 12% 降至 4%,药量节省了三成,节省下来的成本又被投入到更先进的设备中,形成良性循环。
叶新家庭农场农场主康华:“我家里900多亩地,以前(用)植保机打药需要三四天,现在无人机一个晚上就能搞定,我打药、撒化肥(用)无人机方便快捷。”
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让乡村的美丽更有底气,这也是我市走出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色路径。走进响水县三圩盐场水产养殖基地,养殖户张极成的塘口热闹非凡,一兜兜鲜活的斑节虾幼苗被小心地搬运到小船上,大家分工明确、默契配合,将虾苗依次均匀地投放进水中,不一会,这些虾苗陆续搬进“新家”。
响水县水产养殖户张极成:“当前,贝类苗、斑节虾苗都已经放好了,再过15天以后把梭子蟹苗再放下去就行了。斑节虾能出到80斤到100斤一亩,梭子蟹公蟹能达到50斤,母蟹也能达到五六十斤。”
据了解,三圩盐场拥有21800亩养殖面积,以斑节虾、梭子蟹、青蛤等作为主导品种,大力推进立体养殖,这些品种不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更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养殖中心依据养殖品种的特性、气温条件以及水温变化等因素,将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养殖户开展水上春播。
响水县三圩盐场养殖中心主任陈德明:“场里面对于养殖户也是严格要求,对于投入品的饲料也是严格要求,这样可以让斑节虾的口感品质达到最优状态。”
盐城是农业大市,农业是盐城大事。近年来,我市聚焦“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做好做足“土特产”文章,培育壮大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