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地打破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纪念场馆,讲好用活身边人、身边事,引导中小学生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借助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是近年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滨海县各纪念馆里,一节节生动的红色课程纷纷开讲。讲解员们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向孩子们讲述着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个个战斗场景,缅怀革命先烈。
滨海县实验小学育才路校区 四(2)班学生 单晴心:“看到先烈事迹,我才懂如今生活多来之不易。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发光发热,为社会出份力。”
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实践不仅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能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滨海县具有深厚的革命底蕴,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研学,让红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更多养料。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西湖路分校学生 朱鸿辰:“作为初中生,传承红色精神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向身边人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中,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 徐振理:“我们把中小学生红色课堂、思政课课堂,开设到了红色纪念场馆原地,开设到新四军革命遗址,遗迹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家乡有英雄,英雄就在家乡,自己要成长为英雄。”
在响水县图书馆举办的“红色之声 薪火相传”红色阅读活动中,江苏师范大学“星汉”青年宣讲团成员应邀作主题宣讲,通过主题宣讲、讲述红色故事,回溯中国历史,引领小读者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悟红色精神。
学生 王昱博:“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红色的故事,我们应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随后的“读行中国 拼图探秘”环节,小读者根据活动手册提示,寻找那些附带着与红色历史或当地相关小知识的拼图碎片。在拼图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碎片上的知识,分享寻找碎片的有趣经历,从红色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
江苏师范大学“星汉”青年宣讲团成员 龚裕涵:“在引领阅读的过程中,会锻炼到我们的沟通、组织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也能促进自我价值的提升。”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