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重。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肥胖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严重健康隐患,体重管理刻不容缓。那什么样的减重方式更适合我们东方人的体质呢?一起听听中医怎么说。
科学的管理体重离不开合理的饮食规划和规律的运动锻炼。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不同体质的肥胖人群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
盐城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芹梅:“中医上肥胖人群常见的体质呢,主要有痰湿体质、气虚体质以及湿热体质,那么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相应的指导。比如说痰湿体质的人群呢,可以多吃一些薏米、冬瓜等具有健脾利湿的食物,更适合相对温和的运动,比如说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避免大汗淋漓,耗伤人体的正气。”
全面的体重管理需要多维度联合干预,除了营养、运动干预外,心理因素也不能被忽视。医生告诉记者,因压力导致进食增加,进而引起的情绪性肥胖,在当今的年轻人中极为常见。
盐城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芹梅:“中医认为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致使肝郁气滞,导致代谢紊乱。建议这部分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可服用疏肝解郁的茶饮,比如说玫瑰花、陈皮、枸杞、菊花等,每天可以按压太冲穴,在睡前可以配合养心的足浴,可以达到宁心安神的作用;另外,可以通过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以及培养种花、书法等静心的爱好,来减少情绪的波动。”
体重管理过程中,中医治疗能够发挥独特作用。中医减肥的理念并非单纯追求减轻体重数字,重点在于塑造“不易胖体质”,强调“缓则治本”,过快减重可能伤正气,切忌盲目跟风误信偏方。
盐城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芹梅:“中药减肥不等于吃泻药,过快的减重可能会损伤人体的正气,所以中药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辨证以后制定方案,避免盲目跟风一些网红的偏方。对部分不方便吃中药的人群,也可以选用中药的茶饮。还可以配合中医的外治法,比如说穴位埋线、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进行体重的管理,副作用小、而且反弹率低。”
在“体重管理年”的契机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体重数字的变化,更是健康理念的迭代、减重方式的革新。借助中医智慧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让减肥不再盲目;围绕科学的理念搭建起全面的健康管理框架。这场全民参与的体重管理行动,最终指向的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构。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