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是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老年人行为能力弱,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那如何让老年人在安全环境中乐享老年生活,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呢?一起来看。
首先,养老机构应该设置在合法建筑内,不应设置在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仓库、厂房、大型商场、市场等建筑内,或与工业建筑组合建造。与其他单位共用同一建筑时,应该进行防火分隔,并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设有中心供氧系统的养老机构,供氧站应与周边建筑、火源、热源保持安全距离。在室内活动区域、走廊等区域,禁止吸烟、使用明火 烧香。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明火,应当指定专人进行看护。装修应当采用难燃不燃材料,如果需要进行电焊、气割等动火作业时,需要提前进行动火审批,并指定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人,进行操作。
同时,操作过程应当指定专人全程看护,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护理人员、保安、厨师、电工、消防设施操作员等岗位员工,对本岗位的消防安全负责。按照国家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标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定期维护保养。应当在各楼层明显位置,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图,配备轮椅、担架等疏散辅助器材。
养老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应当实行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当持有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书。应当明确人员,定期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火灾隐患,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大型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养老机构应该选择符合国家规范的电气设备,严禁使用“三无”产品,电气线路应规范敷设,保护措施完好。
养老机构的厨房灶具、油烟罩、烟道,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厨房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者高层建筑内的,禁止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配备装备器材,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应该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对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对新上岗或者转岗的员工,应该开展上岗前培训。
针对失能失智的老人,应当制定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疏散和安置措施,并逐一明确负责疏散的人员。
养老机构应当根据需要,设置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电动轮椅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严禁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室内停放和充电。
隐患藏于疏微,安全始于防范,守护老人安全,需要我们从细节筑牢“防火墙”,让安全之光照亮每位长者的幸福晚年。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