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祭奠先人、缅怀逝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市民文明环保意识的提高,焚烧纸钱等传统祭祀行为已大大减少,鲜花祭祀、“云祭扫”等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祭祀方式,清明节祭祀活动更加环保、文明。
春日融融,杨柳依依。今天,在市区某公墓内,满是前来祭扫的市民。他们手捧鲜花,与长眠于此的亲人静静诉说着相思之情。如今的墓园,没有了烟雾寥寥,也没有鞭炮轰鸣,有的是悠扬的音乐和清新的空气。
市民沈育德:“我们也响应国家的提倡,文明祭扫。我们准备了鲜花,缅怀我们逝去的亲人,我觉得这样做是非常好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除了鲜花祭扫外,针对身处外地,不方便回来祭扫的市民,公墓还推出了网上祭祀、代客祭扫等祭祀方式,工作人员会按照家属要求,认真擦拭墓碑、敬献鲜花、鞠躬行礼等,虽然形式不同,但其中对亲人的缅怀之情不变。
市区某公墓副总经理严霞:“清明文化周,我们也准备了很多的活动,以祭祀‘新十样’为核心亮点。通过这些活动的展示,就是想传达一个理念:祭祀逝者就是为了生者更好地享受生活。通过我们多年的努力,传统祭祀方式也向情感化、低碳化进行转变。”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