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民生热点

世界戏剧日 奏响非遗淮剧传承与创新的交响曲

时间:2025-03-27

今天是世界戏剧日,全球戏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备受瞩目。淮剧作为盐城代表的戏曲名片,如今更是迸发出新的魅力与生机。

在盐都区淮剧团,67岁的王书龙刚被授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这位梅花奖得主从艺五十余载,如今将全部心血倾注于传帮带。从唱腔身段到角色理解,他要求青年演员“一招一式皆完美”,更以淮剧背后的文化故事滋养他们的艺术灵魂。

盐城市淮剧团青年演员 房小莉:“他经常跟我们说的就是,淮剧就是‘活态传承’,一招一式都要求我们做到完美。他还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淮剧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们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我从心底非常非常地尊敬他和钦佩他。”

目前,王书龙已培育青年演员30余名,其中1人获得国家级戏曲奖项,1人获得省级戏曲奖项。

淮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书龙:“这些孩子是淮剧的未来,他们很有天赋,也很努力,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现在的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我希望能够把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让淮剧的火种在他们身上延续下去。”

在建湖县,一场“水袖遇见机械臂”的跨界实验正在上演。青年演员夏诗雅与AI机器人联袂表演淮歌《声声慢》,金属骨架与传统戏服的碰撞,让古老唱腔迸发未来感。这场破界对话,既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探索,也是吸引年轻观众的创新尝试。

盐城建湖县淮剧团演员 夏诗雅:“刚开始接到要和机器人合作表演时,我满心期待,特别期待机器人独特的机械感,能跟我们淮剧细腻的表演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能够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视觉冲击。”

本次表演的成功举行,向观众呈现了AI如何助力非遗戏剧的数字化保护、创新设计与传播推广。活动为淮剧注入"数字基因",在保留乡土韵味的同时,以"戏曲+科技"的新模式拓宽传承边界,在这个属于戏剧的日子里,古老戏台正以开放之姿,演绎着传统与未来共生共荣的新叙事。

盐城建湖县淮剧团演员 夏诗雅:“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年轻人都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兴趣,科技元素的加入可以让淮剧更加贴合当代年轻人的喜好,能使我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边是“国字号”传承人的匠心坚守,一边是青年演员的科技破壁,盐城淮剧正以双轨并行的姿态诠释“守正创新”。当老艺术家的手与青年演员的手、机械臂的金属关节在戏韵中交叠,淮剧这门古老艺术,正以最质朴的坚守和最勇敢的突破,迎接属于它的新时代。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