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医”心为民 这位百岁老人创下很多江苏“首例”

时间:2025-03-20

今年,南京鼓楼医院的李承球教授将迎来100岁生日。作为一名医生,他上过抗美援朝战场,在漫天炮火中救死扶伤;作为医院骨科创始人,他带领同事们攻坚克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江苏首例”。3月19日,李老的家人、老同事和救治过的患者家属,以及他的学生等齐聚医院,共同为他庆生。

接过医院为自己准备的生日礼物,李老笑得很开心。100岁生日,有妻子、老同事,有学生和患者家属陪伴,格外有意义。1949年2月,李承球毕业于浙江省医学院。同年9月参军,成为一名外科医师。1951年,响应国家号召,李承球参加了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军医院医疗队,奔赴朝鲜战场救治伤员。

南京鼓楼医院终身荣誉教授李承球说:“我记得很深刻的,零下37度很冷,我们面对的大部分伤员都是冻伤的,有的脚指头冻掉了,有的手指头冻掉了。所以我们抢救主要就是防止创伤方面的,每天晚上就把他们一批一批送到火车上面,运回到国内治疗。”

这段战场上的经历,也让李承球萌发了成为一名创伤外科专业医生的志愿。1952年回国后,他转业至南京鼓楼医院工作,并从无到有筹建骨科。

上世纪60年代,麻风病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传染病,患者会留下肢体残疾、面部畸形等后遗症。李承球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100多公里外的江宁青龙山麻风病院为病人进行手术,矫正畸形。一年多时间,成功完成135例手术,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科研水平。

1963年出版的《新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一只手指的故事》的文章,作者是李承球。当年8月,南京一名8岁的小男孩不慎被电风扇轧断了右手大拇指,被紧急送到医院。手指的骨头、神经、肌肉、血管、肌腱都断了,只剩断指在摇晃。

江苏省首例断指再植患者哥哥唐飞荣说:“如果孩子缺一根手指,而且是右手的话,会给他今后带来很多不幸。”

可要接断指,哪有那么容易,当时全国只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了一例断手再植手术,而手指的血管更细,难度更高。好在李承球曾和上海的医生在一起进修过。经检查,他发现还有一根丝线粗的指动脉隐藏在残余的皮片下搏动,这说明还有一线希望。

李承球回忆道:“我们想尽了办法,就为了他以后还能写字,还能够劳动。”

李承球带领团队花了两小时时间,完成了这例复杂又困难的手术。当指尖出现红润的颜色时,大伙儿知道孩子的手指保住了,这也是江苏省首例断指再植手术。

唐飞荣说:“全家人都拿当年报道的报纸当宝贝,手术成功改变了我弟弟的一生,李医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帮我们家做了一件大好事。”

此后,鼓楼医院骨科也将断指再植作为攻关重点,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省内首例”。李承球说:“为病人服务,用最好的办法来解决病人的痛苦。”

从医76载,面对学生,他言传身教、循循善诱;面对来自全国前来取经的骨科医生,也是毫无保留。他先后出版著作十三册,成为了不少骨科医生的必读书籍。

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行政主任邱勇说:“李老教会了年轻医生怎么面对困难,面对技术挑战,如何应对,以及对手术、工作的精益求精。”

南京鼓楼医院党委副书记张冰说:“李老那一代人从医的时候,对患者的关怀和关心,也很好体现了人文精神,这些也是我们新一代鼓医人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力量。”

编辑:李戎文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