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人类研究月球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获得的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今天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成果显示,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通过对比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样品特性,科研人员验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
本次研究中用到的最重要的设备,也就是测出嫦娥六号样品年龄和同位素组成的二次离子质谱仪,也被称为离子探针。它是目前国际地质研究领域最尖端的装备。
离子探针分析是通过高能量的一次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溅射产生二次离子,这些带电粒子经过质量分析器分离后,最终到达检测器,从而实现样品表面物质成分的准确分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龙涛:这台仪器叫离子探针,是我们这次研究嫦娥六号样品最关键的仪器,它能够实现微米尺度的样品分析,它可以实现元素周期表内几乎所有的元素的分析。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仪器的调试,目前显示的离子束直径是可以达到几十微米,基本上是人类头发丝的三分之一。
龙涛告诉记者,这台设备不仅可以研究月球和小行星等太空取回来的样品,还可以在生物、生命科学和半导体等领域广泛应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龙涛:随着现在新仪器的研制,我们希望用这台仪器开展嫦娥五号、嫦娥六号,还有小行星样品研究,来研究整个太阳系内部的撞击历史,对我们研究同时期地球的演化提供一些线索。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