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居宜业的重要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市以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支撑,持续发力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绘就绿色宜居之城美好画卷。
宜居水环境承载着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通榆河青年路河段的水面上,保洁员们熟练地操作保洁船与铡草船,将水面漂浮物打捞上船,与此同时,船上的机械转轮将河中的水草等水生植物卷起。随着保洁工作的推进,河面逐渐变得清澈干净。
通榆河河道保洁现场负责人 俞金明:“我们每天把河道里的白色垃圾还有水草,全部把它打捞上船装走。”
记者沿着通榆河两岸,看到整治后的两边驳岸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并增设景观带,已成为周边居民周末假日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市民 陈千安:“通榆河两边卫生环境太好了,我们散步的人感觉也高兴,卫生环境确实好,路道也好,河道也好。”
护一湾清水,惠一方百姓。在盐城,处处是水景变美景的生动事例。近日,射阳县千秋镇渠东村的河道整治工作迎来关键节点。村内最后一条河道的疏浚工作进入收尾阶段。施工现场,挖掘机长臂挥舞,正紧锣密鼓地清理着河道内长期淤积的淤泥与杂物。
记者了解到,为巩固河道整治成果,海河镇充分调动村组力量,组织村干部、网格员、保洁员等坚守在护河一线,确保“河面无漂浮、河中无堆积、河堤无垃圾、河道无障碍”,全力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射阳县海河镇副镇长 杨旭:“制定生态河道长效管护制度,落实专门管护人员,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和整治行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共同维护河道环境,形成共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以系统思维加快城市更新,全力建设聚焦美丽内涵、顺应群众期盼、彰显盐城特色的绿色生态宜居之城,2024年提升城市绿地特色活力空间30处,市区闲置用地拆围建绿44处。新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5座,提升改造污水泵站50座,新建污水管道120.5公里。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完成19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163.1公里,全市生态河道覆盖率达46.5%。处处见“绿”,水清湖美,正成为盐城亮丽的城市名片。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