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意犹未尽,元宵节又接踵而来。农历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故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看花灯,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近日来,我市各地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赏花灯、猜灯谜,节日“氛围感”拉满。
在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盐都区图书馆举办了一场闹元宵主题系列读书活动。活动现场,最受欢迎的当属猜灯谜环节。盐都区图书馆内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灯谜纸条悬挂在红绳下,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灯谜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传统的字谜、成语谜,还有与元宵节民俗、诗词相关的题目,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市民们兴致勃勃,各显其才,或三五成群一同讨论,或独自一人苦思冥想,纷纷投入到谜底竞猜之中,现场一片热闹景象。
市民 王冗书:“这个谜底很有文化内涵,十分有趣。猜灯谜不仅加深了我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传承弘扬元宵节文化,昨天下午,建湖县图书馆也举行了“传非遗之美 承书香之韵”非遗研学DIY花灯技艺活动,邀请32组家庭参与,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魅力。
小朋友 华莹馨:“今天我在这里学习到了元宵节的知识,还和妈妈一起制作了花灯,这个花灯很漂亮,我会一直收藏着它的。”
经过1个多小时的精心制作,一个个色彩绚丽的兔子花灯逐一诞生。望着亲手制作的成果,大家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这些花灯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体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台花灯”非遗传承人 赵伯生:“因为小朋友是我们未来的花朵,要让他们去了解,他们了解了以后,更多人来了解这个花灯。要让他们多互动,让他们感兴趣。就是我们正常出去展示,互动都是为了传承,因为这些好的项目不能让它流失。”
元宵节前夕,响水县组织开展“灵蛇闹元宵 提灯妙趣游”主题活动。现场20多名未成年儿童齐聚一堂,大学生志愿者化身为文化使者,用生动的故事和图文并茂的展示,为孩子们揭开元宵节的神秘面纱,从其起源的古老传说,到历经千年的传统习俗,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了孩子们的强烈好奇心,现场互动频繁,孩子们踊跃抢答,气氛热烈。
小朋友 马晨妍:“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猜灯谜,画元宵,非常热闹,很难忘。”
本次活动在欢乐与温馨中圆满结束,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元宵佳节,流光溢彩。在射阳县淮剧文化剧场,以“巳巳如意 生生不息”为主题,搭建百米赏灯长廊,悬挂千条灯谜,糖画、面塑等非遗互动项目也精彩亮相。市民游客穿梭其中,在灯火阑珊处共同赏花灯、猜灯谜、品非遗,沉浸式体验元宵习俗,感受蕴含在传统节日里的深厚文化内涵。
市民 唐甜:“今天来到现场的感受是十分开心的,现场布置的元宵节氛围特别浓厚,不管是灯笼还是灯谜,同时,我们还体会到了很多非遗的一些传统文化,有那个泥塑,还有非遗糖画,小朋友特别喜欢那个糖画,对不对?我们觉得非常的开心。”
市民 周恬恬:“今天来到现场,我看到了许多东西,还拿到了一个糖人,它是我的属相小羊。我吃了它非常的开心。”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