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盐城,渴求人才;厚德盐城,成就人才。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要求,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创新引才机制、强化平台建设、提升服务品质,统筹抓好人才链、政策链、产业链,不断筑牢人才“栖凤巢”,打造更具承载力的聚才平台载体,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朱成浩,2017年大学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到江苏盐电阀门有限公司任职。这几年打拼下来,他已经从一名普通的技术研发员成长为研发部经理。记者见到朱成浩时,他正和他的团队对公司新接到的订单进行系统评估。据了解,朱成浩的科研团队共有12人,其中大部分是通过人才引进到公司任职。
江苏盐电阀门有限公司球阀技术部主管 朱成浩:“在这里,我深深沉浸于浓厚的科研氛围以及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之中。我所处的研发团队,汇聚了大量优秀人才。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同致力于前沿科技的探索与钻研。公司细致入微的关怀,使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于工作。”
作为一家集阀门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盐电阀门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断加强研发队伍建设,立足市场需求,全面开发新项目新产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盐电阀门有限公司人才办主任 刘慎良:“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兴企战略,先后与东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协作关系,共引进市‘黄海明珠’人才6名,省‘双创’人才2名,省科技副总3名,并每年从高校招聘专业对口本科生10多名。共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1项。拥有专利76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
引才有速度、爱才有温度、惜才有力度,和朱成浩一样被盐城打动的人才还有很多。米金星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后,致力于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催化剂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来到盐城环保科技城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只见他正在认真地进行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分析,并详细记录、细致核实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实验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
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人员 米金星:“不仅是清华对我们平台的重视,当地政府给了我们更多的支持。在这儿也待了2年多了,待得也很开心,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续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在这个平台继续稳扎稳打,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广开进贤路,聚引八方“才”。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名校优生“汇盐”、万名学子“聚盐”、驻盐学子“留盐”三大行动,迭代升级“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一系列的扎实举措形成了“八方来‘才’,群贤毕至”的生动局面。2021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4.64万人,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7所高校引进人才均超200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5所高校来盐人才均达上百人。近三年,全市累计资助市级领军人才项目353个,56家获资助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心安处是吾乡,盐城正以最真的情怀、最足的诚意、最燃的热情“礼遇人才”,让四海英才在享受政策红利中感受“家的温度”,让创业梦想与城市发展在黄海之滨实现“双向奔赴”。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