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至
书香沁心田
窗外爆竹声声
屋内暖意融融
翻开一本书
让思绪在文字间穿梭
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过年体验?
让我们走进本期优秀阅读作品展播
一同体会
在春节假期中与书相伴的精彩故事
枯枝牡丹最奇葩 惊鸿一瞥
七百年
读《花开700年
——便仓枯枝牡丹》有感
推荐人:江苏省阅读推广人 戴鹏辉
说到牡丹,不禁会让人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据说牡丹有2000多个品种,个个尽显国色芳华。然而,盐城的便仓枯枝牡丹,不只是牡丹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更是一部凝萃七百年时光精魂的史书。它是常驻人间的使者,亲历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热血与坚守,传承着“忠心报国、清白做人”的不朽风骨。
赏花思故人。这本《花开700年——便仓枯枝牡丹》,由盐城本土作家徐向林和朱义刚联合编著。书中讲述了便仓枯枝牡丹的前世今生。翻开这本书,我们的心便会与枯枝牡丹一起绽放,书中的故事犹如春风,轻拂过每一个热爱生活的灵魂,唤醒我们心底对美好的憧憬与坚守。
据说,宋末元初的儒生卞济之举家北上迁徙,因尊崇先贤范仲淹,落户在“范公堤”旁的“东溟镇”,也就是今天的便仓镇。后来,卞济之将一红一白两株枯枝牡丹带到便仓,落地生根。红色寓意赤胆忠心,白色寓意清白廉洁。此后的700多年间,枯枝牡丹守望和护佑一个家族、一座古镇的兴衰荣辱,目睹盐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沧桑巨变,成为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书中记载了枯枝牡丹的家国情怀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遥相呼应,又与《水浒传》《镜花缘》等古典名著中的人和物产生奇妙的关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中,枯枝牡丹也未曾凋零。它见证着盐阜军民前赴后继、喋血奋战,用热血捍卫山河的伟大壮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枯枝牡丹绽放新的生机,激励着盐阜儿女接续奋斗,勇毅前行,绘就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时代画卷。
朋友,这一朵朵枯枝牡丹,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写着忠义廉洁的篇章,从历史深处蔓延至当下,用馥郁芬芳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读、去讲述、去传承。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