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往前倒退三十年,在那个出行方式十分有限的年代,公交车是人们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现如今,公交车仍然以其经济环保的优势,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上车、扫码、入座,一气呵成。人们无论坐哪路公交车,一张公交卡,或者一部手机便都能解决。每个公交站台都配备了大型电子屏,实时显示公交车的路线、发车时间和预计到站时间,乘车的每一个步骤都变得更加简洁、流畅、便捷,这样的景象在几十年前的盐城是难以想象的。
公交车B支2驾驶员 薛朝柱:“(现在)车子好多实现了智能化,有语音报站,上车自动刷卡、投币,无人投币,用手机支付,有好多功能。”
公交车B3驾驶员 王鑫:“公交越来越智能化了,在线直接可以查看公交的方向、方位,还有多种的付款方式,都挺方便的。”
据了解,我市自2010年开通BRT后,结束了公交车没有空调的时代,车况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此外,从硬板凳到舒适的软质座椅,从拼接木板到结实的复合板,从单侧窄门到左右双开门……甚至轮椅也能上公交车了,乘客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
公交车B支2驾驶员 薛朝柱:“(以前)过年过节的时候人特别拥挤,有些乘客甚至把衣服挤破了,特别人多的时候,乘务员卖票前面挤到后面,满身都是汗,那个时候也没有暖气,没有空调。”
公交车B支2驾驶员 李涛:“以前那个时候车子破旧,座位有的坏掉,好多就是缺损了,(现在)座位上面都是软的。”
公交车驾驶员告诉记者,相较于以前,如今公交车数量增多、线路增加,出车频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针对乡镇的小路也有体积小、操作灵活的乡镇公交,乘客出行更加便利。同时,还在传统的公交站台上增加了坡度,有专人值守,配备了轮椅渡板,极大地提升了特殊人群的出行体验。
公交车B支2驾驶员 李涛:“我们从那个时候,路边上只有一个公交站牌竖在那边,后来变成公交站台,就是经过规划之后,合理安排,隔多长距离有一个(站台)或者是靠近小区,有一个公交站台,能进去港湾式的站台,方便乘客上下。”
公交车B3驾驶员 王鑫:“(车上设有)语音播报,后排有年龄大的或者有乘客不注意坐过站了,我们可以语音提醒他,有一些身体不方便的,为了他们的安全,我们会提前问一下他们在哪一站下车,提前两站的时候我们就会关注他,也要提醒他,因为要让他们及时能够下车。”
公交,是一座城市跳动的脉搏和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公交实现了SRT与BRT、普通公交的融合发展,SRT一号线已成为贯穿盐城市区东西的一条“金腰带”。近两百条公交线路、上千辆公交车,覆盖了更多区域、服务了更多市民,公交车仍是我市的重要成员,穿梭在大街小巷,日复一日,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变迁。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