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国际

除了穿秋裤 想预防“老寒腿”还要掌握这5大“招式”

时间:2024-11-27

“有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冬天来了,又到了家长们催着穿秋裤的季节。

“记得穿秋裤,不然以后老了会得老寒腿”。到底什么是老寒腿?不穿秋裤真的会得老寒腿吗?

什么是“老寒腿”?

我们常说的“老寒腿”其实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膝关节的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主要病理表现为膝关节软骨的纤维化、磨损、剥脱等伴发滑膜充血水肿及骨赘增生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0%,75岁以上人群高达80%,全国大概有1.2亿人遭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困扰。研究显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近20%会伴随焦虑及抑郁症状,是导致全世界中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和经济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

一旦得了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长期反复疼痛,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行走不便,下蹲困难或者蹲下去后站起来很费劲,上、下楼梯疼痛明显或突然活动发生刺痛;

部分患者还会有所谓的“晨僵”的现象,每天早上起来,腿脚总是活动不开,这种情况还出现在久坐、久站之后,但是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

活动关节的时候老是有“咔咔响”声音,甚至有走路“打软腿”的情况。在受凉、天气变化或湿度增加或是有寒冷刺激的时候这些症状会明显加重,这也就是老寒腿说法的来源;

严重的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还可因关节积液并发滑膜炎出现关节肿胀。

当关节炎进展到后期就会逐渐出现膝关节伸不直也弯不了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罗圈腿”或者“X型腿”。

为什么会得“老寒腿”?

“老寒腿”也就是膝关节炎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年龄因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关节软骨修复能力逐渐降低。

体重因素:体重的增加会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关节负荷大,易变形。

职业因素:某些特殊职业人员也容易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体力劳动者,职业运动员等。

合并疾病: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痛风等。

外伤因素:由于外伤、手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软骨破坏或关节结构改变。

虽然骨关节炎的发病因素有这么多,但是不穿秋裤与关节炎没有直接的关系。

怎么预防“老寒腿”?

虽然目前尚不能完全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但是通过一些措施,可以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久坐久站,这个习惯会造成腰椎、髋关节、膝关节的慢性劳损。

因为膝关节是通过挤压作用将关节滑液里的营养物质送进软骨细胞内,一直坐着不动,关节虽然没有负重,但关节软骨也没有像海绵吸水般的挤压-松弛的过程,自然吸收不到营养,同理,无论什么姿势,维持时间过长,都会对膝关节产生同样的效果。建议维持同一个姿势不超过40分钟

适当的功能锻炼

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以主动不负重的活动为主,练习关节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功能锻炼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护、增强软组织的弹性及韧性,减少发病概率,延长疾病发作间隙时间。如各方向直腿抬高、蚌式开合运动、游泳、骑行等。

伤膝盖的动作一定要少做

比如爬高楼、爬坡、登山等。

过多的、反复的负重屈伸膝的动作,会加速关节的磨损,像爬楼、爬山时膝关节要负担体重3至4倍的重量,所以能走平路尽量不要爬坡,能坐电梯尽量不要走楼梯。

减轻体重

肥胖是关节炎发生的一个不被大众所熟知的诱因。因为肥胖会加重关节面的负担,进而加速关节结构磨损、老化。所以大多数肥胖者都较容易发生膝、脊柱和足部关节的骨性关节炎。适当的健康减肥可以缓解关节炎引发的疼痛和肢体障碍等症状,还对治愈关节炎有着积极的作用。

注意膝关节保暖

在运动后或天气炎热,身上出汗很多,这时不能马上进入空调房间,或用电风扇对着吹和洗凉水澡,因为受寒容易引发和加重病情。冬天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止关节受寒湿侵袭。

适当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葡萄糖及补充维生素B等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如果你已经出现关节炎的症状了,那么切记:虽然不是因为不穿秋裤才得的老寒腿,但是穿上秋裤也可以给我们的“老寒腿”保驾护航,千万不要“忘穿秋裤”。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