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国际

神十八返回全记录!太空出差192天的“80后”们回家了

时间:2024-11-04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01时24分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92天

其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

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

出舱之后他们最想说的话是?

↓↓↓

叶光富: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感谢伟大祖国,感谢全国人民,感谢工程全线,让我们飞天圆梦,平安回家。我们神舟家族太空接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在轨驻留的时间纪录将会很快被刷新。这次我重返到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再次感受到了祖国航天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们也将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再接再厉,趁势而上,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李聪:非常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的关心,也非常感谢航天人对我们奋力地托举。这次太空圆梦之旅,我们乘组一心,天地一体,两次出舱活动,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在轨科研试验进展得也非常顺利。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但是探索太空永无止境。我们一定会尽快恢复,争取早日投入训练,再次回到浩瀚太空,在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广苏:感谢祖国和人民。太空浩瀚,神奇美丽,我们都非常享受失重带来的别样体验。从太空家园返回地球家园,既有回家的兴奋和开心,又有对太空的留恋和不舍,此刻最大的感受就是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这次返回地球的旅程

需要经历

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

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冲破“黑障区”

主降落伞打开

返回舱着陆

几道关卡

为了保证航天员平安到家

多路保障力量早早集结

↓↓↓

靠眼神就能交流保障队伍同样“群英荟萃”

早在神十八乘员组抵达地球之前,空中、地面多路搜救、保障力量便早早在东风着陆场周边集结待命。

空中分队5架飞机按照口字形布控,这样能形成东西兼顾、南北并行的比较好的态势,利于最后收拢飞行。为了保障沟通顺畅,这些飞行员更是练就了靠眼神沟通的本领。

神舟十八号搜救回收空中分队通信机机长 卫国:机组配合是特别有挑战的,一是要默契,达到每架飞机不需要用无线电沟通,飞机的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灯开关一下,另一架飞机就会迅速掌握这架飞机的情况,了解它的意图。默契到我可能看一眼,他就知道我的意图。我们之间就是默契到这种程度。

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80后”乘组踏上回家征程

各路保障力量准备完毕后,11月4日0时3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经过两次调姿、返回制动调整后,三名航天员分别报告:状态良好。

离家越来越近!

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3名航天员离家越来越近。

在飞船逐渐接近的同时

地面上的保障力量也越来越紧张

因为飞船马上就要进入“黑障区”

黑障区:

神舟飞船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会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与大气层发生剧烈的摩擦,气体和返回舱表面被烧蚀的防热材料发生电离,形成包裹住返回舱的等离子区,这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极大衰减,造成地面与飞船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中断,这段时间就被称为“黑障区”。

近年来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

对突破黑障区也越来越有把握

冲破黑障一切正常

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后,神舟十八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离开“黑障区”。3名航天员状态正常。

打开主降落伞返回舱开始着陆

经过多次落点预报后,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80后”乘组开始着陆。

到家了!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舱门打开三名航天员陆续出舱

结束192天的长期“出差”

踏上久违的地球表面

工作人员为3位航天员

准备了怎样的“接风餐”?

↓↓↓

牛肉面?鸡蛋羹?3个人点餐居然不约而同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 除了必须准备的牛肉面,3人还不约而同地点了一份鸡蛋羹。此外工作人员还准备了十几种主副食和水果,保证航天员返回地球吃上的第一顿饭种类丰富,营养均衡!

“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

2024年11月4日02时15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至此,“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航天员叶光富重返“天宫”的圆梦征程完美收官,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的纪录,成为我国首位累计飞行时长超过一年的航天员。航天员李聪、李广苏的首飞之旅圆满完成。

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