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热点

逐“绿”而行 擦亮生态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时间:2024-10-27

生态是盐城最宝贵的家底,也是盐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特色。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蓝天碧水、守护绿地净土,一体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和美丽盐城建设,推动环境保护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为奋力开辟“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世界自然遗产是我市的闪亮品牌,深度展现了黄海湿地的独特风光。走进大丰区黄海湿地野鹿荡,远处成群候鸟翱翔水面,或栖息浅滩,或在草木间轻盈漫步,阵阵悦耳鸣叫声传来,令人心生愉悦。不少观鸟爱好者驻足观看,共同欣赏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观鸟爱好者 蒋秀梅:“观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鸟类的生活习性,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此外,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分享观鸟的乐趣和经验。”

黄海湿地作为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拥有独特生态环境与丰富生物多样性。申遗成功五年来,为有效保护湿地生态安全,我市创新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进行湿地修复,成功实施条子泥“720”高潮位栖息地、大丰建川鸟类友好种养殖区生态修复项目、全国首个海岸带遗产地生态修复项目等,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不断创新生态修复方式,我市成功探索出一条独具盐城特色的生态治理之路。近年来,我市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主阵地,全力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今天上午,记者在凤凰汇榴园项目施工现场,只见一辆辆工程车在自动冲洗平台完成洗尘后有序驶出场地,无论是工地内部还是周边区域,也看不到尘土飞扬的景象。而这一切得益于该工地安装的“智慧之眼”,以科技之力实现高效扬尘治理。

凤凰汇榴园项目安全员 王崇文:“扬尘监控方面,我们在工地上设置了扬尘噪声检测系统和设备喷淋联动系统,当工地上扬尘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会自动打开进行喷淋,对于未进行冲洗进出工地的车辆,我们也可以通过检测系统第一时间收到警报信息,及时要求驾驶员进行整改。”

“智慧工地”有力彰显出我市在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方面的务实举措。据了解,在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的进程中,我市始终坚持“控扬尘、治臭氧、抓减排、强执法”的理念,大力强化市县同治与部门联动,严格落实国省控监测点“点位长”制,积极推动实施工地扬尘管控“红黑榜”制度。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2,连续八年列全省第一,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月度排名中多次保持前列。今年1至9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8.5微克/立方米,全省第四;优良天数比例为83.9%,全省第一。

市民 李雨轩:“我外地朋友们每次过来,都觉得我们这边环境特别好,抬头就可以看到蓝天白云,作为盐城市民我们幸福感特别强。我很喜欢盐城这座让人打开心扉的城市。”

打开心扉深呼吸,这一自然而然的举动背后,承载着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彰显着上下一心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决心与勇气,更凝聚着全市上下对美好生态环境的不懈执着追求。据了解,在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方面:我市聚焦全优Ⅲ目标,坚持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三源”同治,定向监测、精准溯源、靶向整治,切实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今年1至9月,全市17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为100%,同比提升17.6个百分点;全市51个省考及以上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为100%,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全市21个主要入海河流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为100%,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在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积极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源头防控,全面完成103个高风险遗留地块制度性风险管控,推动列入江苏省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4个地块完成管控和修复。全市重点建设用地、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连续四年实现“双100%”。

守住绿水青山之“根”、打开金山银山之“门”,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绘就的是绿色发展新蓝图。当前,我市不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与“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全力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让盐阜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市域典范城市。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