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热点

逐“绿”前行 “碳”路未来

时间:2024-09-1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四个三”工作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在推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能源转型和促进绿色发展方面争做表率,努力为实现“30·60”目标贡献盐城方案。

走进位于滨海港片区的国电投滨海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智慧数据管理平台大屏上,一组组数据不间断从储能设备往指挥中心传输,随后数据管理平台进行自动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用于工程师快速研判并作出准确调度。目前,该新型储能电站59个储能舱、1180个单元全部运行正常,可直接为滨海港片区的零碳产业园提供最大电量436.1兆瓦时,最大功率222兆瓦的电能。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副主任 陈勇:“储能电站作为能源转型的基石之一,正通过诸如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展现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这些技术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电能存储的效率与安全性,而且在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铺平了道路。”

记者了解到,总投资近7亿元的国电投滨海独立新型储能项目,规划建设规模为200兆瓦/400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储能系统接入电网220千伏电压等级,并具备独立参与电网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的能力及要求。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首次并网仅用111天,是我市同批次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的独立储能项目。随着储能应用场景的不断开拓,电站将依托国家电投的资源优势,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副主任 陈勇:“截至8月底,累计充电131次,6242万千瓦时,放电135次,5180万千瓦时,项目并网后,可主动参与电网调节,快速响应电网调度,完成调峰、调频服务,也可实现零碳产业园绿电全覆盖,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强劲的新动能。”

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探索,全市干群矢志不渝、捷报频传。从“卖木材”到“卖风景”、从“卖风景”到“卖生活”,黄海森林始终坚持造景不损绿、添美绿更靓。通过管理提升和技术进步使景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体持续保持零排放,不断提高林业碳汇、竹林碳汇等碳资产的经济综合效益,最终达到并保持国内景区温室气体排放的领先水平。在今年8月举行的跨国公司江苏行—盐城零碳产业园国际合作交流会上,黄海森林成功入列我市零碳旅游景区名单。

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 梅崇春:“作为全国首家‘零碳旅游景区’,黄海森林除了自身生态环境条件优渥外,也一直在全方位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植树造林、使用新能源小交通、零碳婚礼、碳中和知识科普教育活动等做法,使度假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体实现零排放,最终达到并保持国内度假区温室气体排放的领先水平。”

如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渗透到盐城的每一寸土地上。2023年,盐城作为江苏唯一的设区市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根据《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我市将进一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构建现代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初步展现现实模样,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突破1700万千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以上,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