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
截至8月底我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达1548.19万千瓦
同比增长15.75%
占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19.42%
居全省第一位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的制高点。我市是江苏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资源最丰富、海洋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沿海风电可开发总量占江苏省风电可开发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是江苏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同时,全年光照时间平均在2280小时左右,形成了独具沿海特色的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产业园区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光伏开发格局。
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我市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不断强链补链延链,产业规模和开发规模实现“两个翻番”和“两个破千”历史性跨越。
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规上企业达189家,去年新能源产业累计开票销售1718.46亿元。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48.19万千瓦(含风电943.86万千瓦、光伏571.33万千瓦、生物质32.99万千瓦),总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规模分别占全省19.42%、41.06%、10.67%,总装机、风电装机规模均列全省第一,光伏装机规模列全省第三。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554万千瓦,约占全省46.9%、全国14.9%、全球7.4%,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
作为全省唯一的设区市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我市将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两个“2000”蓝海,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000亿元,努力在世界新能源产业版图中嵌入更多“盐城坐标”。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