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我市出现118毫米小时雨强新的极值,市区历史小时雨强极值为93.4毫米,盐城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
市住建局积极应对、提前部署、迅速组织。11日凌晨3时雨情发生后,即向全市所有618个在建房建项目和39个深基坑工程发出预警提醒并进行排查,各地各项目严格按照市住建局6月发布的《盐城市建筑工地防汛、防暴雨应急响应分级措施》,加大巡查检查力度,所有在建工程做好防范措施,重点关注深基坑施工阶段项目,强排设备和物资提前就位并运作,确保安全生产平稳可控。
截止预警解除
全市所有618个在建房建项目工地
39个深基坑无一受淹受损
期间
全市各地住建部门出动
62支检查队伍、66辆车、148人次
实地检查工地444个
发现隐患数量156条并全部整改到位
温馨提示
各参建单位要高度重视暴雨大风后施工现场风险排查,狠抓施工现场风险管控,认真开展拉网式排查,消除暴雨大风后建筑施工安全漏洞。
●要重点对施工现场、临建设施等部位,特别是土方开挖工程、基坑施工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临时用电、人口密集地段设置的施工临时围墙以及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开展隐患排查,迅速消除隐患。暂时不能消除的,要采取停工、人员转移、危险区域警戒等避险手段,务必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施工、监理单位要安排专人组织复工验收。
●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实行彻底整改,确保隐患及时消除。对检查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准复工开工。要坚决遏止极端天气过后抢工期赶进度、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
●各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要及时掌握暴雨大风过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动态,强化应急处置,将灾害天气对建筑施工安全的影响降至最低。
强降雨后
如何做好安全检查
↓↓↓
01
施工用电
01
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落实临时用电的各项安全措施。
02
各种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选择较高的干燥处放置。
03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电焊机应加防护雨罩。
04
雨季要检查现场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电线绝缘接头是否良好。
05
暴雨等险情来临之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照明、排水和抢险用电外,其他电源应全部切断。
06
施工现场高出建筑物的塔吊、施工电梯以及较高金属脚手架等高架设施,如果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应按规范设置防雷装置。
02
临时设施
01
雨季前后对临建房屋等应进行检查和修理,防止漏雨、漏电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存在。
02
雨季所需材料、设备和其他用品(如水泵、抽水软管、草袋、塑料布、苫布等)由物资及设备部提前准备,及时组织进场。水泵等设备应提前检修。
03
基坑支护
汛期前应清除沟边多余弃土,减轻坡顶压力。
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并派专人对深基坑进行测量,观察边坡情况,如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加强对基坑周边的监控,尤其是比邻内河或江湖的工程应配备足够的潜水泵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及时,防止基坑坍塌。
04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板、墙模板内是否有积水,若有积水,应清理后再浇筑混凝土。
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并注意其坍落度,以便及时调整用水量。
混凝土浇筑现场要准备大量的防雨材料,若遇到大雨,应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并及时覆盖已浇筑的部位。
05
钢筋工程
钢筋笼存放时其下部应垫空,且顶、侧部应覆盖,以防雨、雾等潮湿生锈。
应将加工成形的钢筋笼稳固放置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且堆放高度不应超过2m,以防变形,或因雨水冲刷而倒塌伤人。
下雨时不得进行钢筋焊接、对接等工作,若必须进行,应将施工作业移至室内进行。
雷雨和大风(六级以上)天气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06
脚手架工程
大风、大雨等天气后,组织人员检查脚手架是有摇晃、变形情况,遇有倾斜、下沉、连墙件松脱、节点连接位移和安全网脱落、开绳等现象,应及时进行处理。
脚手架须按照载重计算进行搭设,且管理人员要不定时地进行检查,若发现安全隐患须立即解决。
07
砌体工程
砌筑高度不可超过1m,且砌墙时要合理搭配干湿砖块,并在砌砖收工后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以避免大雨冲刷灰浆,达到安全有效的效果。如果在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
砌体施工时,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同时,在雨后应继续施工,并复核已完工砌体垂直度和标高,检查砌体灰缝,且对发生雨水冲刷严重之处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