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始终牢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守正创新、务实担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尽享“稳稳的幸福”。今天的“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播出第三篇《城市焕新提质 民生幸福加码》。
前不久,记者走进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石华村,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手拿扫帚、铁铲等工具,本着“不放过一个盲区,不留一个死角”的原则,以庭院内外、房前屋后、村庄周边以及道路沿线、河道沟渠等为重点区域,针对杂物乱摆乱放、废弃垃圾多、杂草丛生等问题,分类分批开展“拉网式”清理,确保村内外干净整洁。
村民 陈金祥:“我们村在我们村村干部张书记的带领下,把我们村水道弄得山清水秀,叫人看了、住着心情都舒服。”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石华村始终坚持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分组分片整治,对村内进行“全覆盖”清理。同时,为把环境集中治理转化成长效保持,石华村始终以群众对宜居环境的向往为着力点,发挥党支部带动和党员带头作用,形成同抓共管机制,形成“户户为阵地、人人都参与”的良好局面。
村民 张金山:“我们这个村的绿化、环境整治的非常整洁,漂亮,我们老百姓过上了一个有一个舒适清新的环境。”
修路是致富的法宝,为乡村振兴添动力,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事”。在建湖县芦沟镇芦徐线道路施工现场,大型摊铺机、压路机往来穿梭,将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摊平、压实,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芦徐线位于芦沟镇徐沟村境内,线路北起人民路,南至 CG57四桥,全长 2120m,是当地百姓出行的必经之路。
江苏顺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副经理 陶为东:“目前,我们芦徐线改造工程土方路基已经全部结束,正在进行水稳基层的摊铺,现在每天摊铺500米左右,水稳养护结束后,我们就立刻开始摊铺沥青面层,我们也是抢抓晴好天气,月底前保障正常通行。”
芦徐线改造前部分路面狭窄,只有3.5米宽,道路破损严重、雨天泥泞不堪,阻碍了当地养殖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给当地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改造后的芦徐线,路面宽5.5米,面层也设计为具有抗滑能力的沥青面层。
村民 祁成炜:“我们回来都是到村部大门口停在那里,然后用小三轮把它搬回来,现在这条路修好了以后,饲料可以一直达到我们塘口,到我们饲料仓库。”
同样,位于建湖县高作镇的永建线道路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提档升级的通行能力成为群众感受最深的变化。永建线改造工程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建成后的路面宽度为9米。
村民 姚学年:“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下雨的时候都是积水,有的坑我们开轿车都会底盘受到刮蹭,现在变化特别大,路修得特别平整,上下班的时候还能节省好多时间,确实挺好的。”
路好走还是不好走,事关群众出行;路域环境是否良好,更是代表城市形象。下一步,盐城市建湖县将继续推进交通路网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在群众交通出行便捷上持续发力,对农村道路硬化进行改造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助推器”。
建湖县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夏正伟:“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按照‘六统一’要求,严格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积极推行数字化手段,利用物联网管控平台技术,对施工全过程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完善监管模式,确保建设项目建 管 养有效衔接。截至目前,27座危桥改造全部通车,22.1公里道路改造9月底前全部完成交工验收。”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